红色传承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9 20:31:22
潍坊南苑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杨晓凤
我是潍坊机场的一名普通员工,今天宣讲的题目是《红色传承》,故事的内容是我的红色家庭,故事的主角是我的姥姥。
我的姥姥是建国前的老党员,今年92岁高龄的姥姥已有75年的党龄了,前不久刚刚荣获了中共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的荣誉奖章。姥姥的小脑有些萎缩了,经常午饭的时候就忘了早饭吃的啥。但是在接受奖章的那天,姥姥一口气唱了3首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虽然歌词记不清了、虽然咬字不清楚了、就连曲调也串台了,但是在场的每一位都被感染着、感动着,姥姥那天高兴的像个孩子一样。前几天我回家看她,我跟姥姥开玩笑说:“您连平常吃的啥都记不住,怎么记得住那么多红歌呢?”姥姥一本正经地说:“这些都是在我脑子里的,我一高兴啊就蹦出来啦!”
是啊,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我的姥爷参军在外不能顾家,我姥姥一手拉扯大五个子女,白天劳作挣工分、晚上东躲西藏的参加党的会议,她从没喊过苦和累,因为共产主义信仰给了她强大的精神支柱,让她这样一个弱小的农村妇女不仅可以挑起家庭的重担,还能鼓舞带动身边的老百姓向着新中国的美好生活而坚韧不拔的奋斗。
所以,红歌是深深地印在姥姥的脑海里,融入到姥姥的生命中的。姥姥和姥爷分别是建国前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党员,共产主义信仰是他们此生共同的追求,受他们影响,我的妈妈和舅舅们也都积极的入了党。记得妈妈跟我说过,当年姥爷给她定的唯一的择偶条件就是要找共产党员,而我父母至今的党龄也快四十年了。我就是在这样一个红色家庭中听着姥姥姥爷讲述着那些革命的红色故事长大的,先辈们这些榜样的力量,在我心里留下了“党员就是优秀的人”的烙印,同时也为我能拥有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庭而自豪。
2001年,我如愿以偿的进入大学校门,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同时,一直深埋在我心中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种子彻底发芽,在大一下学期,我正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那时起,就开始听党课,正式的走进党组织、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为什么我的姥姥姥爷可以为了革命那么投入。
记得小时候就经常听姥爷讲述他们当年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三合山战役,在抗日战争时期跟随运输先遣部队准备通过鸭绿江的经历;讲述在战争中负伤后是党员们把条件相对好一点的病房主动让给战友们医治的感人故事。听姥姥讲述她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青年妇女队长的光辉岁月,讲述她为了党的工作而被汉奸反动派追捕的过程,那时的党群关系胜于鱼水,记得姥姥讲到在被汉奸追捕的临危关头,是一个老百姓毫不犹豫地把她们藏在自家的锅台灶洞里才躲过一劫。 死里逃生的姥姥并没有因此停下追随党的步伐,有一次冬天的晚上参加党小组的会议,姥姥把我妈妈独自留在家中,那时她才刚满8个月;党小组会议结束后姥姥回家发现我妈从炕上掉到了地上,浑身冰冷已经在地上冻僵了,差点就因此没了命。然而就算这样也没能阻止我姥姥跟进组织的信念和步伐,因为她深深地知道,只有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用她的话说,就是“跟着党走,保准错不了!”
所以从入党的那天起,我就把它当做我人生的新起点,党员的标准就是我一生的准绳。在我12年的兼职党务工作中,坚定不移的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作为80后中坚力量的代表,我愿捧着一颗红心,时刻奉献给党!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