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困难群众的“保护伞”和生命线,扎实搞好农村低保工作是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为夯实这一民生工程的基础,让其成为放心工程,把最困难的群众纳入保障范围,昌乐县民政局、财政局抽调骨干人员组成四个联合调查组,于6月3日起,对全县11个镇(街区)369个村原有的9651户、14610名低保户家庭和新申请596户873名农村困难居民开展入户摸底调查工作,逐村逐户了解困难家庭的生活情况,深入到户倾听困难群众的心声,记录调查情况,核实基础数据。目前农村低保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共调查走访低保户和困难群众10247余户,15483人。
普查过程中,各组低保普查工作人员,会同各镇、乡民政办工作人员和村低保协理员一起,顶着炎炎烈日,打破上下班时间,不分节假日,早出晚归,坚持走进每一村、深入到每一户,详细地调查了解每户低保家庭的状况。每到一户,普查人员都不厌其烦地向低保户宣传讲解低保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户认真、准确地填写《昌乐县农村低保家庭基本情况入户调查表》,做到应保尽保;对因家庭经济条件好转需要取消或减少保障金的低保对象,向其讲清不符合条件的理由,坚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后予以取消或减少保障金,确保应退即退、应减尽减。普查过程中,在了解到一些生活困难,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申请低保的困难群众时,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向其宣传低保政策,讲解低保的申请、审核、审批程序,与困难群众“面对面”办公,“心贴心”服务。
从目前普查的情况看,大部分镇(街区)在把握低保标准方面都比较好,但是也存在着个别不符合低保标准和“人情保”的现象,普查小组都及时予以了纠正。同时通过普查和宣传,群众对低保的标准、政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纷纷赞扬。这次普查确保了低保的公开、公平、公正,使低保的审核、审批程序全程受群众监督,充分体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党的根本宗旨。赵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