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报》5月19日刊登对中共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的专访文章。石仲泉指出,理论创新贵在落实。
不断加强理论建设,持续地推进理论创新,这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作为最高级别的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是一个接着一个。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这么多的理论新成果,已经形成为理论高原,很了不起。同时,从实践方面看,将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即构建落实理论创新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其难度一点不比理论创新小,甚至更不容易。
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我就一直认为有一个如何将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使这个理论创新完全落到实处的问题。我曾引用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的认识运动的两个飞跃,来说明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只完成了认识的“非十分重要的一半”,更重要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二个飞跃。同样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这个理论很好,但是也有一个需要有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将其完全落到实处的问题。讲科学发展,不等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能自然而然地科学发展。事实上,目前还有许多不科学发展、乃至反科学发展的事大量存在。因此,一定要纠正那种重理论创新、轻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