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5月(下)刊登记者对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苏剑的专访。苏剑就“‘还富于民’从哪着手”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国外有一个很顺畅、很公平的人口流动机制。人口流动包括两类,一是人口的水平流动,指的是人口的地域上的迁移和职业的水平变化。地域上的迁移是,一个人可以自由迁徙到国内的任何一个地方去生活、工作,而且可以跟本地人一样享受同等的待遇,比如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这种自由的结果是,人们可以自由地去最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去工作,从而通过这种竞争,使得工资高的地区的劳动力多起来,这就压低了这些地区的人均工资水平,使得工资低的地区的劳动力减少,提高了这些地区的工资水平,从而有助于实现收入的均等化。
另一类人口流动是人口的垂直流动,也就是让人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用人机制和人才选拔机制,也需要一个良好的企业运营环境,这就要求反对垄断、促进竞争、消除腐败,构建良好的企业运营环境。
其次,国外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比如负所得税、转移支付等等。
第三,国外有劳资双方的集体议价制度。集体议价制度就使得劳方团结起来,加强了劳方的谈判地位,保护了劳方的利益,有助于缩小劳资双方的收入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