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丽
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寒亭区实验小学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特点,依托社会公德体验教育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两大校本课程,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实施公德教育,培养文明习惯”主题创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自己的活动特色。
细化文明行动重在习惯养成
“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公民”一直是寒亭区实验小学的重点教育内容,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将文明建设细化为贴近孩子、贴近生活的具体行动,从倡导良好文明习惯入手,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
3月份,是学校的文明礼貌月,各班级围绕主题,召开主题班队会,分小队寻找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最后经过全体同学讨论确定十种亟待解决的不文明行为,同时找出相对应的文明做法,编成童谣,作为班级的特色童谣。并将文明童谣抄写在4k绘图纸上,张贴在学校统一展板上展出,全校学生参观交流。同时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与文明相约、与文明同行”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争做文明小市民。
学校自行编印了小学生习惯养成评价手册,学生人手一本,学生每天填写,找出自己满意的行为和不满意的行为,在小组中交流,获得认可评定,结合学校的五星级班级管理和文明示范路队评比等常规管理,督促好习惯养成。
设立分层目标推进公德实践
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寒亭区实验小学将文明行动与社会公德体验教育相结合,以“我为鸢都添光彩”活动为载体,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德实践,共建文明城市。
学校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养成活动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以学会做人为主题,形成了学校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全员参与活动。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分为六个年级六大系列:一年级是快乐色彩;二年级是金色童年;三年级是成长钥匙;四年级是超越自我;五年级是绿色行动;六年级是红色记忆。
寒亭区实验小学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文明城市我来建,我做文明小使者”活动,抓孩子良好文明习惯养成的同时,也充分动员家长和社区居民参与到文明城市建设中来。学校统一制定了社会公德体验活动配档表,每周一个活动主题,每周强化一个文明礼仪习惯,每周都有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活教育的具体内容,从每一个文明习惯、每一个生活礼仪、每一件事情的点点滴滴开始,教会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学校围绕文明建设活动,适时开展了“养成良好习惯,争做四好少年”、“小手拉大手,节能减排秀”、“心中的榜样”读书论坛、“社会公民素养”调查研究活动、“当红领巾志愿者,做雷锋式好少年”文明行动、“继承革命传统,争做四好少年”等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