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观察
 
标题导航
多出来的效益从哪里来?
诸城市推进土地流转的基本做法
专家评说土地流转
诸城市土地流转的几种形式
土地流转催生农业生产方式革命
诸城农民正在用大马力拖拉机耕地
2009年1月24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评说土地流转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有利于把高素质的劳动力留在农村,加快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这是诸城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形势下做出的新的探索,改革的方向正确,效果明显,值得总结推广、发扬光大。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王东京:如何解决农民致富慢、农业水平低的难题?就是要由家庭联产承包制逐步转向土地的规模经营,即通过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由流转制度,实现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另外一部分农民则实现规模种植。毕竟一亩几分地,农民怎么种都难富。他认为,农民的文章一定要做在农转非上,农业的文章一定要做在工业上,农村的文章一定要做在城镇化上。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我们要有程序上的公正,要健全法规,在流转的交易环节上我们不能搞强制,一定要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政府有义务给农民提供相关信息,让农民根据更多的信息,更充分的信息对自己的土地有一个确切的评价,不要让他们上当受骗。农民失去土地又怎么办?有一些人是他们在城里有更高的收入,他们不愿意务农了,现在的社会是专业化的社会,你让一个人既搞农业,又在城市搞非农业工作,其实这种效率不高,专业化的社会,提高专业化的水平,经济效率会比较高,我们不赞成把中国的农业搞成“兼业农业”,“兼业农业”后果是食品价格很高,大家桌子上的饭菜会很贵,中国的一些留学生为什么留学几年都不敢在日本买一个西瓜吃?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农业弄成高效率的农业,有一些人要转移,他们转移了以后,成为城市居民,他们的收入会更高。

  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改革30年来,农村土地制度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家庭承包体制发挥的能力已经用尽了,必须有制度创新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以加速土地流转,提高土地集中度,进城的农民可以隔断和土地的联系并获得资金,帮助他在城市安家;留在农村的可以集中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利用效率—————多年形成的城乡分化格局,有望加速走向一体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日报社]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