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搞好二轮土地延包,夯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础。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前提。诸城全市1291个有承包土地的村,全部完善了二轮土地延包;23.4万户签订了30年土地承包合同,发放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二是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良好氛围。为解决农民认识上的偏差,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自觉行动,诸城市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土地流转暂行办法》,宣传流转的意义、应遵循的原则、流转的形式和应履行的手续。
三是抓住关键环节,培育流转土地的承租业主。整合流转出的土地资源优势,实现土地收益的提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关键。诸城市立足当地农业主导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各类合作组织、专业协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和连片开发经营农民流转的土地,通过统一布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实现标准化规模经营;同时发挥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外来投资商的作用,制定政策措施,鼓励、指导、促进农村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向专业大户转移、向龙头企业转移,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产品生产养殖基地发展,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是完善服务管理体系,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健康发展。首先在诸城市级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组织、指导和服务。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依托经管站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流转服务中心。各农村社区设立了服务窗口,有效地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服务延伸到社区农户,贴近农户开展服务。其次建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调解机制,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由诸城市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仲裁委员会仲裁。再次,加强了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管理,每半年组织一次执法检查,纠正不合理流转行为。
五是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增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动力。切实加大对农民务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农民进行救援知识、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的信息引导和管理,确保农民工有序流动。
通讯员郭沛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