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区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推动峡山区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探索的课题。
一、立足发展,围绕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工作进程
着力提高农村低保(五保)和灾害救助水平。农村低保要努力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面纳入保障范围,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2008年,峡山区再次上调低保补助标准,进一步保证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所需。同时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应急救助机制,保证低保群众的基本生活。要针对极端气候和突发公共事件增多的趋势,进一步健全完善灾害救助管理体制,全面提高减灾救灾工作水平。
着力加强民政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后几年,要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向敬老院、福利院、救助机构等公共事业基础设施转移,加大资金配套力度,并列入区城乡建设规划。同时,积极探索建设多样化的民政工作基础阵地,进一步提高民政事业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水平。
着力加强农村社区建设。要进一步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范围,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网格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强化以人为本,突出坚持以困难群众为本
我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而且必须以困难群众为本,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要针对低保边缘群众及群众受灾情况,及时实施临时救助,以解燃眉之急。要广泛开展各类慈善救助活动,发动社会结对帮扶,给困难群众实实在在的帮助,逐步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落实困难群众基本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权利。
三、把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面对的大都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工作头绪多,涉及范围广,不少工作都与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峡山区要特别注意工作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可持续发展。民生保障工作,同其他工作不一样,很多政策只能进不能退,保障的范围只能扩大不能缩小,保障的标准只能提高不能降低。所以还要注意从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最后是协调发展。首先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协调,随时提高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水平和保障标准;其次是与全区的社会发展相协调,为全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目前,全区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对象等约5792人需要政府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有大量的低保边缘群体和因灾需要政府救济人口,我区要竭尽全力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落实困难群众基本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权利,为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