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妙手“画医”别世杰:让时光倒流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08-22 10:47:29

  明朝收藏家周嘉胄曾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中国书画之所以能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下来,装裱和修复技艺非常重要。在高密民间,就有一位技艺精湛的字画装裱与修复艺人——78岁的别世杰。几十年来,他将智慧专注于指尖的书画装裱与修复,人称高密“画医”。8月17日,记者采访了别世杰。

  别世杰(右)和儿子在修复古画。

  8月17日,在位于高密市密水街道薛家村的家里,78岁的别世杰和儿子别金泉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张破碎泛黄的《富贵有余》旧画,准备修复为其“续命”。“书画修复的步骤很多,最核心的是洗、揭、补、全,让古旧字画恢复原有的风貌,犹如时光倒流。”别世杰表示,古书画所用材料多为绢和纸,质地纤薄,由于年代久远、保管不善,很容易受潮发霉、污迹满目,还会遭受虫蛀、鼠咬以及老化等,这就需要重新装裱修复,否则会影响古旧书画的寿命和艺术价值。

  别世杰幼时家贫,年轻时为了生计,闯过东北,挖过矿、烧过炭、伐过木。但自小受画画的爷爷和父亲影响,他也十分喜欢画画。“年轻时我白天干活,晚上就在煤油灯下作画,经过父亲的点拨和不断学习,过年过节我就能为亲朋好友作画、装饰门面了。”上世纪70年代,别世杰在吉林省一家文化馆创作农民画,那时候很少有人会装裱画作,展览时就用稀浆糊将画作贴在木板上,裸画展览。

  别世杰认为,只有装裱的字画才是完整的作品,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破损的古旧字画,通过修复后再装裱,才能让丹青长留人间。他决定学习字画装裱,之后又学习了字画修复。

  1992年,回到高密后,别世杰继续从事字画装裱和修复工作。随着他的技艺提升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古书籍字画保护意识的增强,慕名来找他修复“宝贝”的人越来越多。几十年来,别世杰修复过的古字画、古书籍有近千件,霉烂蠹蚀的古旧书画在他手中都可以“起死回生”,他也因此被誉为高密“画医”。

  修复古旧字画是一项复杂的技艺,费神费力,难度较高。修复人员既要有全面的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精细慎密程度,无异于医生做复杂的外科手术,要全神贯注、心细如发,精工细做。

  “书画修复是一个修复生命的过程,我会特别沉浸其中,享受内心的宁静。”别世杰表示,有的书画爱好者找他修复一幅字画,修复的费用可能高于字画本身的价值,但是因为这幅字画是从父辈传承下来的或者对于主人有别样的意义,并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如今别世杰也深刻认识到,要将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发扬光大,留住这门手艺,留住文明的记忆,做好传承是关键。因此只要是对字画装裱与修复有兴趣的人向他请教,他都会不遗余力地倾囊传授。别世杰年事已高,他儿子别金泉成为这项技艺的接班人。由于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别金泉也掌握了传统字画的装裱与修复技艺,父子俩致力于将字画修复手艺传承下去。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隋炜凤/文图

责任编辑: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