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养生保健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0-11-11 09:45:01
立冬节气过后,气候干燥,冷空气时常侵袭,很容易引发呼吸道、消化道、心脑血管等新病旧疾。潍坊美年大健康总检主任曹淑英提醒,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慢,此时想要身体安康,一定要顺应时令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做好防寒保暖,健康愉悦过寒冬。
冬季多种疾病高发
每年一入冬,很多人会出现咳嗽症状,一个小小的咳嗽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疾病,治疗慢性咳嗽最首要的是要找对原因,而鼻炎或者鼻窦炎等鼻部疾病引起的鼻涕倒流是引起咳嗽的一个重要原因。曹淑英表示,人体部位最为敏感的是鼻子,冬季空气干燥,一冷一热的温差刺激鼻腔黏膜,抵抗力持续下降,给各种细菌提供了可乘之机,难免会出现咳嗽症状。所以进入冬季后要格外注意“鼻子”的保养,不仅要避免冷空气刺激,同时还要隔离粉尘等过敏原,防止引起慢性咳嗽。
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在人体所有器官中,胃是最娇气的器官之一,特别在冬天寒冷的天气里,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随之降低,从而导致胃炎、胃溃疡的发病和原有溃疡病的复发。
冬季,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显著加大,心脑血管疾病也处于高发季。寒凉刺激会使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而肾上腺素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易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发生冠脉痉挛等。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血管病的患者,在受到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有的疾病加重,而引发各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若再加上过度劳累、吸烟、情绪激动、饱餐特别是进食过量脂肪,以及不规律服药或不定期检测血压等因素,更会增加脑卒中等急性脑血管事件的几率。
进补强身有门道
冬季需注意关键部位的防寒保暖,注意头面部的保暖:外出戴口罩,戴上帽子或耳罩;注意膝部的保暖:有关节炎的患者可戴上护膝,或选择加厚的秋裤,不宜负重,保护好膝关节;注意双足的保暖:冬季可选择用泡脚的方式来保护我们的足部。建议可在晚上9时许用温水泡脚,泡脚时可按摩涌泉穴,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补肾之效。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5—20分钟。有高血压、糖尿病者可适当缩短泡脚时间。
中医认为,冬季重于养藏,是进补强身的最佳时机。冬季饮食宜清淡,应遵循“滋阴潜阳”原则,多吃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花生、核桃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各种谷类食物、山药、白萝卜、胡萝卜、青菜、大白菜、瘦肉等;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腐、坚果等。同时,要少吃海鲜等寒性食物,不宜吃过咸的食物以防止耗伤肾阴。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进补需因人而异。中医认为,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耄耋重延,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多参加体育锻炼,适当的锻炼和伸展,能够让身体更快适应温度,从而为身体建立起疾病的屏障。曹淑英提醒,冬季老年人不要太早进行晨练,最好“见太阳再运动”。
同时,市民们还要定期进行体检,防范于未然。
潍报全媒体记者:邓永杰/文
责任编辑:李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