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常见到焦虑症和恐怖障碍患者患有高血压,也见到初发性高血压经任何降压药物治疗无效,经抗焦虑药物治疗效果明显,血压降至正常,这一类高血压称为心理性高血压。
目前由于家庭、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大,这类病人越来越多,作为社会的一员,生活在目前这样的大家庭中,不可避免地与心理性高血压的距离越来越近,本病经精神放松、调整睡眠,血压方可恢复正常。如果迟迟不作处理,血压一直居高不下,可形成不可恢复的高血压病,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本病尤为重要。
诊断心理性高血压应注意以下几点:1、有明显的、较持久的精神紧张史。2、在精神紧张的基础上出现高血压病的表现:血压高、头痛、着急。3、单用降压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明显。4、通过调整心态及使用精神放松的药物如抗焦虑药可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5、情绪稳定、精神放松时血压处于稳定正常水平。
明确心理性高血压的诊断,首先要排除高血压伴发焦虑症的患者。其特征是:1、高血压伴发焦虑症是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焦虑症伴发高血压为心理疾病的躯体反应。2、高血压伴发焦虑症往往血压高在先,焦虑症在后,且是血压升高引起的焦虑反应,焦虑症患者焦虑在先,血压升高是焦虑症的反应。3、高血压伴发焦虑症是随血压升高焦虑加重,待血压稳定期,患者血压恢复正常,这时情绪相对稳定。焦虑症时焦虑加重而血压也波动,也有患者进入持久的广泛焦虑状态数年未愈,血压也可恢复正常。4、高血压伴发焦虑症降压药物治疗有效,焦虑症放松疗法、抗焦虑药物、心境稳定剂治疗有效。5、焦虑症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两者皆治才能获效,否则任何单一疾病治疗多半疗效欠佳。
治疗:一旦心理性高血压的诊断成立,采取精神疏导、抗焦虑药、精神调节剂治疗效果明显。
如某急诊科医生连续参加抢救心脏呼吸骤停病人10余天,因精神紧张、睡眠严重不足,抢救结束后血压升高,3个多月一直维持在160-180/95-100mmHg之间,服用数种降压药无效,患者因伴有失眠而到精神科就诊,发现病人有明显的焦虑、紧张状态,考虑为心理性高血压,因此停用抗高血压药,嘱用抗焦虑药,加强体育锻炼,适当休息,四周后失眠、紧张、焦虑消失,血压降至正常,恢复正常工作。邢金玲
(作者系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