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济南7月3日电(记者刘宝森)中国考古人员近期对山东诸城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恐龙涧化石隆起带进行研究性发掘时,发现一块长5米、宽3米、高近2米,重逾30吨,镶满恐龙身体各个部位化石的砾岩,被形象地称为“龙立方”。
来自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介绍说,他们已从“龙立方”中清晰分辨出恐龙的肋骨、脊椎骨、荐椎、肩胛骨、尾椎骨等骨骼化石,各个部位相互交错、叠压,不规则地镶嵌其中。更为珍贵的是,他们还罕见地发现了恐龙的头骨化石。专家表示,相对于恐龙身体其他部位,头骨极不易保存,发现如此完整的恐龙头骨化石十分难得。
专家初步推断,这可能是一具较为完整的鸭嘴恐龙化石骨架,从现场的情况来看,恐龙在死亡后受到河流冲刷、搬运,被冲到河谷的低洼漩涡处被泥沙迅速掩埋,此后未受地质运动等外力作用破坏。如此完好的恐龙化石为晚白垩世诸城地区大规模恐龙群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力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