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纪念建党9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梁衡红色经典散文的美学高度
红色阅读构建精神盛宴
四野主力传奇
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
人活着要有一种信念
那些英雄年代的篇章
2011年7月1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些英雄年代的篇章
◎戴晓峰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全国上下都在唱红歌,不由地勾起了我小时候读红色书籍的记忆。那种纯真,那种执着,那种与小朋友争论故事真假的认真劲儿,现在想来无不让人唏嘘,感叹那些令人难忘的岁月。

  那是个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除了奔东奔西地看那几部样板戏之外,读书便成了那时唯一有文化气息的消遣,但要在农村找到一本书又是何其难啊,特别是那些大部头的读起来过瘾的小说,想搜罗到并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完是一件极为幸运的事情。好在我有两个高年级的哥哥,时常在他们伙伴之间传阅的书籍便过早地落在了我的手里。因此,我总是要寻找到他们看书的空当,抓紧一切时间,看那些超出我当时理解能力的大部头书,特别是看到故事的结尾时,总是害怕哥哥们把书送走,因此要时时央求他们把书留到我看完,为此可没少受他们的胡乱差遣。那时家里穷,到了一定时间就要熄灯,我只好利用街灯、邻居家透来的灯光甚至月光等所能用到的光源,囫囵吞枣地把到手的书读完。就这样,大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借助一本稀烂的小字典,我读了《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暴风骤雨》、《大刀记》等书籍。至今还记得三年级读《林海雪原》那种紧张的感觉,剿匪小分队奇袭奶头山时的那种惊险刺激成了我童年时最为向往的冒险传奇,而《敌后武工队》中魏强与汪霞的真挚爱情也感染着我童年的心灵。

  在这些当年流传的书籍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激战无名川》,一本不太厚的封面像是小画书的书。这是一部描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保卫无名川大桥的小说,从这本书里我知道了志愿军是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任务的,大概就在那时候我萌发了长大当兵的念头。但这本书长久地留在我记忆中,却不是它比别的革命小说故事性更强,或者内涵更深,而是当时它得来之不易。还记得那是小学四年级时的除夕夜,天早已黑了下来,我却仍旧呆在一个伙伴的家里,等着他看完传到他手里的《激战无名川》。我坐在他屋里等着,时间在悄悄地流逝,窗外的鞭炮声时时响起,堂屋里传来伙伴的家人过年时的喧闹声,伙伴的心早已飞到了那里,但他仍旧坐在桌前装模作样地看书,想把我靠走。但我那天铁定了心,宁愿回家挨母亲骂,也要把书带回家。最终,伙伴拗不过我,我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书。至今我还记得把书揣在胸前,在昏暗的街上跑回家的情形,寒风中夹杂着鞭炮的硝烟气迎面吹来,但我却像揣了一件宝贝似的,心里热乎乎的。

  许多年过去了,更多的书籍进入了我的视野,但童年时阅读的那些书籍给我留下的美好印象,那些在苦难的岁月里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人们,却永远铭记在我心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