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纪念建党9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公正与爱心同行
大山深处茶飘香
信仰・牺牲・奉献
让社区变得更美好
侠骨柔情担道义
2011年7月1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正与爱心同行
―――记全国优秀法官、市中级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马海兰本报记者孟祥风


  15年前,她光荣地佩戴上那枚熠熠闪光的“天平”徽章,背负起党和国家的信任、法律的重托、百姓的期待。15年来,她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潜心审判事业,忘我工作,所审案件没有一件被改判或发回重审,没有一件引发矛盾激化或集体上访,经受住了时间和法律的双重检验,生动诠释了当代法官的风采。她就是全国优秀法官―――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马海兰。

  公正办案:不偏不倚赢得信任无价

  70多岁的滕某来自河北,为要回自己的卖煤款,一直坚持在潍坊租房子住,生活非常穷困。马海兰接手该案后,滕某老泪纵横地对她说:“马法官,你一定要主持公道,这场官司再打不赢,我就只好葬在潍坊了……”。通过阅读卷宗,马海兰发现,该案中滕某懂的法律知识不多又没钱请律师,不知该提供什么样的证据,只是认为自己很有理,法官却不支持他。于是马海兰找到老人耐心指导他补充了许多重要证据。最终,经过对双方提供的大量证据梳理、认证,马海兰对该案依法做出了公正的判决,最终维护了老人的合法权益。结案后,滕某激动地称赞马海兰是“察民情、体民意的人民好法官”。

  守护好心中的天平,让百姓相信法律,让社会拥有公平,是马海兰始终如一的信条。15年来,她审理各类民事案件5000余件,无一被发回或改判,无一引发上访或缠诉,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和谐办案:设身处地传递司法温暖

  “说话和气、态度和蔼、办案和谐”,是马海兰始终坚持的办案原则。

  她曾经认真听取了一位老上访户四十多分钟颠三倒四、与案件无关的陈述。当这位上访户陈述完毕后,看到她始终端坐静听,非常感慨地说:“马法官,你是第一个听我说完这些话的人,这些话不说出来,我会憋死的,今天说出来我就放心了,你真是个好法官。”该案最终得到妥善处理,这位老上访户虽然败诉但心服口服,从此不再上访。

  寻求办案效果最佳化。2008年,马海兰接手一起涉农集团诉讼案,生产、销售商相互推诿,当事人对抗激烈。案情并不复杂,大可一判了之,但涉案人数多,涉及面广,为此她将调解结案作为首选处理方式,冒着夏日酷暑,奔波于田间大棚、公司车间,用15天时间妥善化解了该涉农集团诉讼案,达到了当事人各方都很满意的结案效果。

  依法办案:没有一起廉洁问题的投诉

  争当学习型、专家型法官,不断提高依法办案的能力,始终走在审判工作最前沿,是马海兰不懈的追求。她撰写的判决书多次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民事裁判文书”一等奖,撰写的《当前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应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被省法院选为全省民事审判的指导性意见,《论法官释明权》等60余篇法学论文和调研文章在中央、省级刊物发表……

  高超的裁判艺术,良好的职业道德,为马海兰依法办案奠定了坚实基础。马海兰说,每个人都要面对亲情、友情,在处理案件时,面对人情与法律的冲突,我常常用来警戒自己的一句话就是:永远不拿自己热爱的审判事业去作任何交易。始终坚持依法办案,始终坚守清廉本色,马海兰做得义无反顾。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十几年,她从未有一起关于廉洁问题的投诉,被当事人亲切地称为“女包公”。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