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人口·计生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润物细无声
“绿色”惩戒东风起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城区永安路小学
“绿色”惩戒东风起


敢啃惩戒“硬骨头”

  ○侯灵芳

  惩戒———教育领域备受争议的话题,稍有不慎就走入误区,甚至雷区,在许多教育者谈惩戒色变的今天,潍坊市潍城区永安路小学却敢啃惩戒“硬骨头”,大胆对违纪学生率先实施“绿色”惩戒制度。

  此制度分校内和校外两部分,从学习、纪律、卫生、文明行为四方面的内容入手,大致分为三类惩戒方式:一是以提高认识、自我矫正为目的的自省式惩戒;二是以参与管理、换位思考为目的的体验式惩戒;三是以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埋单”式的承担责任式惩戒。

  “绿色”惩戒制度,经过全校师生和学校家长委员会的讨论并通过,得到了相关专家、市区教育局领导的肯定和支持。惩戒方式的多样化、选择性使教育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它不仅强化了师生们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而且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惩”而有“戒”,“惩”而有“度”。

  ◆

  链接1

  

“绿色”惩戒,让学生健康成长

◎潍城区永安路小学王俊霞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表扬、赞赏,同时也离不开批评和惩戒。适当的惩戒对个别学生来说,可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我以前总感到掌握不好惩戒的度,害怕伤害了学生的心灵。自从我校实施了“绿色”惩戒制度以来,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地感到“绿色”惩戒制度不仅让学生能欣然接受批评,而且能及时亡羊补牢,真正起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

  “绿色”惩戒,培养良好品行。班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造就了不少小“皇帝”。我国《教师法》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体罚学生,也不得变相体罚学生。再加上现行教育提倡的是赏识教育。因此,我们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难免有了一份望而生畏的心理。老师明明知道学生犯了错误,却不愿“得罪”学生,更唯恐“惹祸上身”。我校“绿色”惩戒制度实施以来,让教师走出了这种尴尬的境地。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可以根据惩戒细则,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惩戒方式,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并付诸补救错误的行动,从而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自从运用惩戒细则后,学生再也不觉得犯错是无所谓的事情了,班内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规章约束,明确行为规范。从人治走向“法治”是现代学生管理的必然趋势。“绿色”惩戒制度产生后,就成为学生管理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作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益补充和细化,不仅使学生管理更易于操作;而且它以其广泛而深刻的人文性、民主性被学生充分认可,使学生管理更趋于规范和科学。由于本制度是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和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同意而产生的,所以学生都很熟悉自己违反了哪条校规,应该接受怎样的惩罚,心服口服。我班有位学生给同学起外号,和他谈心交流后,拿出惩戒细则,他很快就知道犯了第十五条“有意侮辱同学人格”。他选择了当众向同学道歉,还写了一篇有关团结友爱的文章,感情真挚地在班上宣读。通过这件事情,这位同学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班内其他同学也受到了感染和教育。从此,班内给同学起外号的现象再也没有了。

  自主管理,贴近学生实际。“绿色”惩戒制度,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每一个学生都置于了“学生”和“校规”的民主监督和约束之下,避免了由班主任个人强行“独断”的尴尬被动局面,有效地促进了班内民主,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我所采取的是值周班长负责制(值周班长学生自愿报名)。如果有学生犯了错误,可以先由值周班长和班长共同讨论,然后根据惩戒细则,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在班内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结果交给班主任。这样班内每位同学都有“执法”的机会。这一做法得到了班内学生的充分认可和拥护。“绿色”惩戒制度不仅规范和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且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大大减轻了班主任的管理负担,使我从繁重的班级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关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协调性和策略性工作中去,促进了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过程评价,成就自觉行为。每个学期末,班内都有各类优秀的评选:文明之星、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四好少年等。我结合我校的“绿色”惩戒制度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我将学生的底分定为100颗星,学生如果平时犯错,就根据违反惩戒细则的情况酌情扣星;如果表现优秀,可以酌情加星。学期末再加上全班学生的投票和民主评议,如果不到50颗星,本学期不能参加以上优秀的评选。小学生都希望自己被评为优秀,所以平时就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从各方面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这样,制度化的约束,逐渐变成了学生自觉的行为。

  总之,“绿色”惩戒制度在成就学生良好习惯同时,促其深刻反省、自我教育,非常利于学生的成长。

  ◆

  链接2

  

“绿色”惩戒,让班级管理满园春色

◎潍城区永安路小学侯灵芳王爱苹

  老师惩戒学生古来有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面对个别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应该怎样把握惩戒的尺度,树立良好的班风班纪,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一直是我比较头疼的问题。今年五月份,我校制定实施了《永安路小学阳光校园“绿色”惩戒制度》。“绿色”惩戒制度的实施,如春夜喜雨,润物无声,改变了我们班不少思想差、卫生差、纪律差的问题学生,推动了我的班级管理。

  学习《“绿色”惩戒制度》,制定班级公约。利用班会课,我带领学生学习了《潍城区永安路小学阳光校园“绿色”惩戒制度》,并与学生共同制定了班级公约,从“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仪”四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学生自控能力、意志力等差异,开始的时候,总有部分学生出现违反班级公约的现象,也收到了执勤师生发放的温馨提醒单,但我知道,这是正常的。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阶段,只要做到腿勤、嘴勤、反复讲、反复抓,效果渐渐地就得到了体现。

  抓典型,以“典”带“面”。我们班有个学生叫肖扬(化名),这个学生在一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异。父亲脾气暴躁,再婚后,缺少对肖扬细致耐心的教育,孩子一旦犯错,动辄打骂动粗。因此,肖扬也养成了爱打架动武的恶习。说服教育,对他的作用不大。班级执行“绿色”惩戒教育后,他连续接到三次温馨提醒单。我每次都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终于使他非常情愿的选择了一种惩戒方式。这样,既保护了他的自尊,又触动了他的心灵,在他写的“打架,对我意味着什么”一文中,他无比痛心地写道:“每次打架,都是头脑一热,就不计后果地出手。打伤了同学,不仅受到同学的指责,老师、家长的批评,自己也受到伤害,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可见,冲动是魔鬼,以后再也不能打架了……”他在处罚中,有了反思与自省,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了。他不仅自己不打架了,还成了班级纪律监督员,负责监督其他的同学。我常常以肖扬为典型,来激励其他同学。渐渐地,班级打架违纪行为消失了,我的班级管理也逐步步入正规。

  抓班风,明确规范的重要性。行为规范的培养,不是枯燥的说教,更不是用外力“按着牛头吃草”,那是没有效果的。我利用班会课,常常把收到温馨提醒单的情况通报给同学们,谁从来没收到过提醒单,谁收到过提醒单进步了,谁还有待进步等等。通过表扬先进,鞭策落后,达到激励多数的目的。

  在“六一”过后,我就慢慢把工作重心进行了转移,由原来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转变成学风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班级中个别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通过和学生讲一些朴实的道理,让他们感悟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密切联系,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动态,引导学生展开良性竞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创平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凝聚力是集体中人心的聚合力。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大,其成员越能自觉地遵守集体的规范,朝着班级的目标前进。而凝聚力的培养同样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必须创设好平台,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我是这样做的:

  平台一:交流。首先,积极动员接到温馨提醒单的学生,利用班会时间谈自己感思和体会;也发动其他同学为班级找问题,提建议;为同学找问题,提建议。每次,班会都成了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肯定与自我肯定的思想交流会。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同学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意识、参与意识,从而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平台二:评比。班级公约中,我制定了这样一项班规:一月内,没有收到一张温馨提醒单的同学,可直接评定月“文明之星”;一学期,没有收到一张温馨提醒单的同学,可直接评定为“优秀队员”;小组内,也展开比赛,一个月内,小组内的所有同学,没有收到一张温馨提醒单,就可直接评定为“文明小组”;一学期内,小组所有成员,没有收到一张温馨提示单,小组直接评定为“优秀小组”。

  实践证明,这样的评比是行之有效的,绝大多数学生哪怕为了自己小组的利益,也不敢做违规违纪的事情,因此,整个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平台三:展示。利用教室门口外墙的“学生天地”,一月一展示班级“文明之星”“文明小组”;一学期一展示“优秀队员”“优秀小组”。这样的展示,激发了学生“争优创先”的热情。

  良好的班集体影响着个人,优秀的个人也能带动整个集体。是啊,正因为良好的班风已经形成,班内违规违纪的同学越来越少;也正因为班级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模范守纪、积极向上的好学生,才让我们班级面貌越来越好。现在,我们班在“绿色”惩戒的东风中,正满面春风,昂首阔步,走向健康、和谐、美好的明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