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前,马句和其他2000多干部在和平解放北平入城仪式前不久进入北京城开展工作。“我在1949年1月上旬,从市委组织部分派到中共北平市第八区工作委员会,职务是工委委员,分管宣传。”马老回忆。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北平入城式是两年半战争的总结;北平解放是全国打出来的,入城式是全部解放军的入城式。”“是毛主席要求队伍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的。”马句回忆道,“旧中国这里是帝国主义的天地,中国的军警都不得进入。而今,北平解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这里昂首阔步通过,宣告那段耻辱的历史结束了。”
入城式是由当时的平津前线司令部筹划的,但入城路线则是由东北野战军来拟定。
按照计划,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1个师和特种兵的6个团参加入城式。接到命令后,部队立即组织炮兵第2指挥所的摩托化炮兵第4、第5、第6团,高炮第1团,坦克团和装甲车团,开赴南苑机场集中训练。部队训练十多天时间,主要练习入城式队形。
1949年2月3日,是农历正月初六,那一天北风呼啸,天气很冷。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入城仪式盛大举行。
入城部队分两路,一路从南苑出发,从永定门入城,经永定门大街、前门大街,过前门,进入东交民巷,再经崇文门内大街、东单、东四、北新桥、太平仓,与另一路从西直门入城的部队会合,再折向南行,经西四、西单、西长安街、和平门、骡马市大街,由广安门出城。另一路则由西北面的西直门入城,会合之后向南走,由西长安街转和平门,向西出广安门。
上午10点,4颗信号弹发射升空,入城式开始。入城式游行队伍以装甲车为先导,第一辆车上插着红色指挥旗,旗子在呼呼的北风中飒飒作响。指挥车引导着装甲车队一条线似的列队前进。随后的是高悬毛主席、朱总司令肖像的4辆红色卡车,满载着乐队。铜管乐器金光闪闪,吹奏着进行曲。
前门箭楼还临时设了检阅台。登上前门箭楼检阅入城式部队的有平津前线司令部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和平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彭真、北平市长叶剑英,还有北平联合办事处全体代表等。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