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王金江孟璐娜
面对困扰学前教育的资金难题,昌乐县在城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中,创新融资渠道,采取多元化投资办园机制,实现了幼儿园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政府投入。去年以来,该县通过财政投入、土地置换、闲置校产置换等方式,先后启动县实验幼儿园、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截至目前,仅中心幼儿园建设已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同时,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改办达标幼儿园。目前,总投资1367.24万元的53所小学改办幼儿园任务已完成61%。另外,从今年起,该县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奖励新建、改扩建的幼儿园和晋升级别的幼儿园。
集体投入。为适应全县农村集中连片兴建新型社区的形势,让农村孩子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便捷、周到的公共服务,该县突出抓好配套建设社区幼儿园的工作。截至目前,城关街道三和社区幼儿园、宝城街道小李家庄社区幼儿园、红河镇汇福源小区幼儿园已建成,共投资1006.8万元。
企业投入。该县按照“谁开发、谁建设”的原则,做到配套幼儿园与住宅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同时,大力推行企业投资、县财政扶助、县教育局参与管理的民办公助办园模式,如由昌乐华宏置业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兴建的潍坊市示范幼儿园―――育才幼儿园已投入运营1年,优质的办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个人投入。2009年,该县出台《昌乐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乐政发〔2009〕17号),积极鼓励公民个人捐资助园和出资办园。凡具有公民权利的个人,在具有足量办园资金的基础上,按照《昌乐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整体规划要求,在布局点上准予办园。据了解,该县将发展民办幼儿园24处,2015年前全部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