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发展公共文化提升幸福指数
市领导到社保中心检查指导工作
努力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
青州人口管理步入科学轨道
牵手两代人亲子共成长
全市关心关爱群众工作调度会召开
诸城社区化农村党建经验向全国推广
2011年6月23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牵手两代人亲子共成长


  □本报记者郭保礼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近年来,基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我市开展实施了“亲子共成长”工程,该工程通过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建立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显著改善优化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和市民普遍好评。

  举办“亲子共成长”系列专家讲座。我市首先在城区试点,先后邀请卢勤、莫欣萌、吴章鸿等20多位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来潍,在每月第一个星期六上午,定点定时免费为家长们举办了32场次“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报告会,场场爆满,深受城市学生家长欢迎。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两届“家庭教育专家农村行”活动。邀请全国各地教育专家100余人次赴潍坊189处村镇,举办“亲子共成长”报告会452场,农村学生家长受众70余万人。

  组织“百万家长进学堂”。在专家讲座启蒙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全面启动了“百万父母进学堂、重新学习做家长”活动,依托家长学校、市民学校、青少年宫等阵地,组织百万余名学生家长学习家教课程、参与亲子互动活动,开始重新学习做家长、亲子共成长的素质提升行动。

  开展成长导航活动。着眼于解决问题家庭和个性亲子的健康成长问题,在市县两级分别建立了“亲子共成长”教育指导培训中心、青少年成长导航站、家庭教育和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热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辅导站)等专业教育咨询机构和媒体、网络宣传互动沟通平台,建立了由24名全国知名教育专家领衔的专家档案库,组建了110人潍坊市“亲子共成长”讲师团、1000余人具有心理咨询专业资质的心理疏导教师队伍,定期举办报告会、专家讲座、电视网络访谈和免费开展教育咨询、心理疏导各项服务活动,在人生规划、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学习障碍、身体健康等方面开展义务咨询与帮助。目前,已接受学生、家长咨询6000余人次,有效解决了部分孩子因亲情缺失、家庭贫困、身体残疾等原因造成的心理情感问题。

  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主题,在各级各类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家长学校、乡村少年宫,广泛开展网上签名寄语、撰写感言体会等活动。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将经典古文、古诗词推荐给未成年人,让他们在经典诵读中感受人文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结合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认真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传统美德教育。围绕抗震救灾,组织开展“感恩的心”活动,引导孩子们关注灾区、奉献爱心。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进行义务劳动、慰问演出等,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开展各类实践活动20000余次,近200万未成年人受益。

  开展特色文化教育活动。依托各类“亲子共成长”的各类平台,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加入文化艺术、科技普及、体育训练等社团组织,学习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基于风筝工艺的历史传承和负载的文化科技内涵,在青少年宫、乡村少年宫普遍设置“风筝扎制”活动项目。各课外实践基地还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建立民俗活动项目,把高密剪纸、姜庄泥塑、杨家埠木版年画等传统工艺品摆上操作台,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农村孩子开阔视野、增长才能。有的还利用公开课、节假日,组织亲子共同参与野外训练、红色教育郊游等,通过这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沟通学习,使广大家长、未成年人直观形象地体验生活、理解生活、学会生活,加深了相互了解、相互理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