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奎文区大虞街道的大虞村,那可是潍坊赫赫有名的明星村。从著名的养貂村,到1984年全村统一建设的213栋二层“将军楼”,都是许多老市民记忆中的亮点。因为大虞村曾经“见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
随着时代的发展,潍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虞村已经完全融入城市,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一直在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养殖业搬迁出城,发展成熟的基础上,该如何挖掘新的产业,既能为村民们增加新的增收点,又能做一次产业的升级,提升整个村子的自身素质,从而紧随城市发展的节拍?大虞村的带头人们最终把目光投在了村前河边的花鸟市场。近几年随着虞河成功地进行了综合治理,已经处于市中心的大虞村又变成了“河景村”,碧水清流,红花绿树,让原本自发形成的小小花鸟市场也变成了人们眼中的“风水宝地”。
2009年底,经过改建后的大虞文化产业园正式开门迎客。该文化产业园总投资1.6亿元,总占地130亩,分设影视创作基地、画家村、书家村、古玩村四个功能区,成为一家集高标准古玩城、民俗文化产品展馆和字画、奇石、花卉、工艺品、酒吧等休闲购物场所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产品商贸区。而其处于市中心的位置更让它占尽优势,吸引了潍坊各县市区及全省十几个地市的经营者来此聚集。
村集体全力打造的这一个文化产业园,给大虞村2000多村民开启了新思路,村民们从一开始的观望到逐渐加入其中,目前在产业园内经营的村民已经接近20家,虽然数目不大,但随着产业园的发展,看到财富希望的村民会不断地加入进来。
市场的发展让大虞村的带头人看到了新的价值点,那就是与产业园紧邻的村民的“将军楼”。何不把“将军楼”改造成经营门店,重点打造古玩、字画、紫砂工艺品、茶楼等文化产业项目,既壮大了产业园的经营声威,又使村民的住房大大升值?在村里的号召下,第一批60栋(120套)“将军楼”被改造成经营楼,“将军楼”的主人们也尝到了收租金的甜头,更多的村民向村里提出了改造的要求,村两委也正在做着新的规划,为这些“将军楼”考察着更有发展前景的经营项目。
为了提升产业园的品牌影响力,去年,江苏宜兴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山东分会在大虞文化产业园成立,作为全省最权威的紫砂收藏鉴赏机构,山东分会成为产业园的金字招牌,借势政府大力扶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东风,大虞村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探索中又开出新的奇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