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最热的话题莫过于一个“烤”字,炎炎烈日将中考生和高考生及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七大姑八大姨都“烤”了一遍,中考高考过后,除了网上甚嚣尘上对教育、对社会的种种议论之外,家家一片狼藉。某同事在办公室里抱怨,高考才过去几天,孩子已经挥霍了三千块了,又一位亲戚阿姨打电话抱怨,孩子趁成绩还没下来,参加旅游团游山玩水去了,丢下老两口在家里为平时成绩就不咋样的孩子穷操心。
望着眼前这片混乱,问起家里第一位参加过高考的人―――大姨夫,他提起当年高考落败就不断地惋惜,经常酒后朦胧时说起当年的他要不是和大姨早恋没读好英语,不然也是名校毕业,现在起码也得是个副县级干部。说到高考之后,他两眼一瞪:后什么后?还不得赶快去未来丈母娘家帮忙收麦子啊?
遥想十年前自己的高考,当年考完之后是笑中带泪,自知重点大学无望,很是有点“三年苦读生死两茫茫”的味道。忽然一日某同学召集同去卖书,当时爸妈咬定未得成绩绝不拨款,玩乐资金只好自筹,将自己的复习资料贱卖给学弟学妹,既服务了学校又捞些微利,岂不两全?将杂七杂八书本装了一麻袋后,老妈在背后凉凉地说:“卖了可别后悔!”我悲愤地扛起麻袋,义无返顾地奔向了学校。
虽然扭扭捏捏地挨着一批成绩拔尖的同学摆起了书摊,但是靠着当年高三班诸位重点教师的名气,我们的笔记加参考书也卖得了百八十块,也是最欣慰的一件事了,最后成绩下来,果然刚过本科线,不管怎样,好歹也算有了个去处,反倒是最先召集卖书的那位同学的成绩让人跌破眼镜,他只好凄凄惨惨地再找同学凑齐笔记,到一所以严苛闻名的中学复读去了。
当年我们高考后也是分数下来后再报志愿,又有某同学召集去参加高校报名咨询会上服务,“这可是又能咨询又能挣钱的美事啊。”于是我和几位同学带着那些羞于见人的分数开始在咨询会上卖矿泉水,我们装着事不关己的样子在摊后闲嗑牙,看着一堆堆的学生和家人在高校摊位之间或愁眉苦脸或兴高采烈地周旋,突然一眼看见一同班同学竟然坐在浙江大学的摊位上笑容满面地招呼家长,才知这位奇才早被浙大录取了,已经开始作为浙大工作人员开始咨询服务,我们几个顿时傻眼,只好坐回摊位悲愤地猛灌矿泉水。
不知不觉中高考已经过去十年,回想当年的悲愤狂喜绝望等等心情,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必经之路而已,比高考还要严酷数倍的“大考”还在前面虎视眈眈,如果再给我们重来的机会,可能大多数的人还会选择再来一次,因为高考只会给我们走人生另一条分岔路的机会,只有高考前的勤奋、玩乐和年少轻狂才是永恒的,不记得哪位作家说过,我们高考后挣扎着离开的,其实就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