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时评
 
标题导航
社会管理不能踢皮球
公民维权也是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如何减负才能还孩子健康成长
投诉噪音
聚首微博
打击假冒伪劣食品就应“刨根追底”
自由谈
懒政逻辑要不得
2011年6月4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击假冒伪劣食品就应“刨根追底”
◎马玉凤


  在针对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展开的“利剑”行动中,沈阳市公安局东山派出所根据半个月的摸排、暗访,在沈北新区兴隆台镇捣毁了一家日销售千余斤有毒、有害水发制品的黑加工点。据沈阳市打假办介绍,从4月11日此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已经打掉黑食品加工点186个。

  这则新闻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除了痛恨无良老板漠视他人生命健康,利用双氧水、工业碱等有害添加剂,发制、漂白百叶、茄参、毛肚等食品获取暴利外,更在于:尽管黑加工点老板狡兔三窟,三易其加工地点,但相关部门仍不放弃,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其捣毁。也正是沈阳市这种查处假冒伪劣食品就要“刨根追底”的做法让人心生赞许。

  在食品安全领域,假冒伪劣等问题食品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相关部门也三令五申,但却未能阻其继续“上蹿下跳”,依然层出不穷。从苏丹红、地沟油、抛光大米、瘦肉精、牛肉膏、染色馒头到黑心鸭,随着食品安全领域一点点沦陷,底线一次次被突破,公众除了愤慨以及焦虑外,更是对某些监管部门“躲猫猫”似的、治标不治本的监管方式充满了质疑。

  就拿近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北京黑心烤鸭事件来说,且不说当地某工商执法站几乎形同虚设,即使接到投诉的工商人员前往售卖处查抄“黑心烤鸭”,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因为,一是一旦工商人员前去查缴,售假者就相互通信,跟监管人员玩“躲猫猫”、玩“快闪”,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助长了不法商犯的侥幸心理。二是无论多么频繁地查抄,也只不过扣留了数袋烤鸭,而这些烤鸭到底是由何人制造,其制售黑窝点又藏在哪里,显然这才是最关键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不开、除不掉,斩不断制售“黑心烤鸭”伪劣食品的源头,那么,一旦离开监管人员的视线,那个暂时被“震慑”的违法犯罪网络就会随时恢复活力。而沈阳市下力气捣毁黑食品加工点,斩断假冒伪劣食品这棵大树树根的做法无疑值得我们借鉴。

  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消除其危害,是公众的福祉所在,也是公众的热切期盼。相关部门除了加大惩处力度,使违法犯罪者付出高昂的代价外,更应主动出击,顺藤摸瓜,一竿子插到底,刨掉假冒伪劣食品的“根”,下大力气、下真功夫端掉制假者的老窝,否则,“躲猫猫”似的监管方式,不仅难以消除公众对某些监管部门“监而不管”走过场的看法,难以有效回应“养鱼执法”之类的质疑,更难以斩草除根,有效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现象,减少食品安全隐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