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题・广告
 
标题导航
责任立校课程育人
集邮育人集邮兴校
实施阳光教育打造宜学学校
实施公德教育培养文明习惯
打造学校教育的第一生产力
致力习惯培养打造特色教育新品牌
这里,“别样”精彩在上演
2011年6月3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力习惯培养打造特色教育新品牌
―――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习惯养成教育”聚焦


  □刘学联

  近年来,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紧紧围绕“抓重点、求实效、创特色、保先进”的工作要求,以习惯养成为抓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校本培训为突破口,创造性地构建了管理、科研、评价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新体系,开创了教育教学的新局面。学校从实际出发,适时提出了“让好习惯与课堂同行”的新理念,把习惯培养作为学校的一个特色工作,把“抓习惯,促教学”作为学校的再创业工程,努力构建课改新蓝图。

  为让好习惯走进课堂,第二实验小学从点到线,进而到面,全力以赴搞研究。“一个点”指在习惯养成方面,每个级部、每门学科都有一名课改典型教师、一个典型班级。“一条线”是指在学科教学、习惯培养研究方面,教研组长、各级部学科带头人、课改团成员分别与年轻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关系,共同研究、共同发展。“一个面”是指每一个学期,所有班级在学习习惯培养方面都要有行动、见成效。

  在推进习惯养成工程的过程中,第二实验小学实施了“四化”方针:习惯培养制度化、培养内容具体化、活动开展系列化、家校合作经常化。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及时实施管理细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推动了学校学习习惯养成工作的不断深入。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价改革,首先,转移了评价重点。学校不再以教师为关注点,而是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对象。其次,实现了评价科学化,努力做到“三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终极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第三,改革了考试评价制度。测评内容更多地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考试题目在原来题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践题、开放题、讨论题,并且加进了习惯养成方面的内容;考试形式上努力实现多样化。

  坚持习惯培养工程,让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注重习惯培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市教研室组织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调度点评活动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与会领导与老师的一致好评;在各种比赛活动中一批又一批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全面提高,在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致力学生习惯培养,也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造就了一批名师,成就了学校。2007年,在潍坊市习惯培养经验交流会上,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代表昌邑作了典型发言;2009年,第二实验小学申报的课题《让好习惯与课堂教学同行》获创新燎原奖,并通过了潍坊市教科院的鉴定。学校先后被誉为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校、潍坊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学校、潍坊市课改优秀示范校、潍坊市特色学校、潍坊市主题学习优秀学校、潍坊市教育科研示范学校等称号。

  岁月如歌成过往,站在新的起点,这一项项荣誉将鞭策着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习惯养成工程深化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在实施素质教育办成特色学校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