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凉风习习,皎洁的月光笼罩着柔和的灯光,婆娑的树叶跳动出圆圆的舞晕,轻轻地飘落在路边空地上。周围静悄悄的,偶尔一两声�O�@声,美丽的小村庄,睡了。
忽然,从旁边的小树林中,传来一阵咳嗽声,似是一位老人在咳嗽,又不像,会是谁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发出咳嗽声?我纳闷了,忙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周围的变化。是一只黄鼠狼,不会,它来无踪,去无影;是一只家狗,也不可能,它能犬吠,哪会咳嗽;……我一边猜测,一边排除。出现了!是一只刺猬,一只大刺猬!想起来了:在儿时祖母的故事里,刺猬就是这样的一种小动物,夜间出来觅食,把地面上喜食的小瓜、小枣儿扎在背上,满满的,小山似的,当周围没有动静时,老人一样,咳嗽几声,既锻练了尘封多天的嗓子,又庆贺了自己的劳动收获。
那只大刺猬,全然没注意到我的存在,竟然弓着腰,小跑一样,朝我这个方向一颠一颠地快速走来。那是什么,在它的旁边,有六七个黑�q�q的小黑影,蠕动着仿佛要融进月光里一样。我压弯腰,静静地观察着,近了,近了,看出来了!竟然是六只小刺猬!看上去有点刚刚“满月”有余的样子。
六个小家伙,和她妈妈(权且这样称呼吧)太像了,尖尖的嘴巴,小小的眼睛,身披软刺,个个憨态可掬,蹒跚学步的四肢,一不小心,似乎要被绊倒的样子。粗心的妈妈可能是为孩子找食心切,竟然把六个小家伙全落在了身后。
我无意间直了直腰,缓解一下酸麻时,警觉起来的刺猬妈妈看到了,立即停下来,扭扭头,用四只小脚丫支撑着身上的利刺铠甲,像一副穹窿的幕帐,身后的六只小家伙,得了信号似的,齐刷刷地跑过来,躲进去。妈妈那无处躲藏的小眼睛警觉地注视着眼前将要发生的一切,身上的利刺一根根的直立起来,惊悚的让人对它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不经意间的行为,打搅了这一家子的出行,心怀内疚的我,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似的,心里惶惶的。得赶紧走开,到远处去,我心里暗暗说道。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刺猬妈妈可能意识到警报解除,慢慢松懈下来,舒张开身上的刺儿,放出自己的儿女,带领它们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母亲在院子里喊道,快来看,家里来了一群刺猬。出门一看,可不是吗,晚上在小树林边不期而遇的“那一家子”,到我家串门来了。见到有人来,胖乎乎的六个小家伙,像一个个胖刺球,在妈妈的带领下,麻利地跑进棚子底下,躲了起来。无论我怎样盛情邀请,那“一家人”全然不理。我那打算给她全家来张“全家福”,上网与人共欣赏的歪点子,全然派不上用场了。
可能是饿了吧,要不然,它们是不会在大白天到院子中来的。母亲在一旁自语道,说罢进房间捧出十几个干皱皱的红枣儿扔在棚子下,自己忙活儿去了。
晚饭后,我用手电筒再次邀她们时,那一家子早已不见了,地上的枣儿,也全然没了踪影,我相信了母亲的话,她们是来我家借点儿口粮渡难关的。每想起这事,六个不谙世事的小家伙总浮现在眼前,让我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