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人力・社保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诸城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洽谈会
倾力打造“技能英才生产线”
办十件实事创优质服务窗口
诸城密织“社保网”扎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诸城与云南广南县成功开展劳务对接
诸城市人社局推进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零距离”就业服务让求职者安岗乐业
2011年5月25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零距离”就业服务让求职者安岗乐业
―――诸城市深化就业服务工作侧记本报记者付生通讯员朱坤良


  一迈进诸城市人力资源市场,一个个醒目的电子显示屏就会出现在你眼前,岗位要求、招聘待遇、企业简介等信息滚动播出,一目了然。“这就是我们的信息超市,外与全国100多家人力资源网站;内与各镇街和233处社区网络平台互联互通,既可以公告各类就业信息,还可提供自助式就业服务和指导,是我们深化就业服务的重要措施之一。建成以来,共为1万多家(次)单位发布招聘信息23万多条。”诸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振华指着这些电子屏幕介绍到。

  近年来,诸城市人社局不断创新举措深化就业服务,通过各类行之有效的措施,方便了群众,改善了民生,打响了“零距离”就业服务品牌。

  就业服务社区化找工作就在家门口

  一大早,诸城市辛兴镇的农村青年王勇,就来到该镇润生淀粉公司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现在农活都是机械化作业,农闲时来厂里打工,农忙时歇几天下地里干活儿,两不耽误。工作也好找,平时可以到社区里去登记应聘,旺季还有招聘大集。我现在每月能挣2000多元呢,不比到南方打工挣得少。”

  时下,在诸城像王勇这样亦工亦农,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上班族”越来越多。诸城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后,就业服务随之进驻社区服务大厅。每处大厅,都设有“劳动保障”服务窗口,集中为社区群众提供职业介绍、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险代理等多项服务,使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即能得到充分就业服务。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还利用贴近群众、交流方便的优势,持续采集农村劳动力信息,先后采集了25万多条,建立了完备的劳动力信息库。目前,诸城以市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13处镇街服务中心为支撑、233个社区服务窗口为基点,搭建起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形成了城乡一体、三级联动、信息互通、服务便捷、规范有序的统筹城乡就业服务网络。

  招聘会设计人性化提高签约成功率

  5月12日,诸城人社局联合诸城团市委在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了一场2011年“青春起航”青年专场招聘会,80余家企业与会招聘,吸引了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500余名青年参与现场应聘。一位即将毕业的某职业学院学生告诉记者,这个招聘会的岗位大多是适合年轻人的,感觉合适的岗位很多,找工作的把握更大。

  为增强招聘会的实效性,提高签约成功率,诸城人力资源市场在每周例行举办2场招聘会的基础上,针对各类就业群体的能力特点和各行业的用人需要,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了妇女就业招聘洽谈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周、机械制造市场营销等行业招聘会、逢镇街集市日的“送岗位下乡”等各类招聘活动,为不同的就业人群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就业平台。

  今年春节刚过,他们就针对外出打工农民工大量返乡这一时期特点,组织30家企业和300名农民工代表举行了“迎接农民工回乡就业招聘恳谈会”,使劳资双方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沟通;随后,又举办了大型“春风行动”招聘活动,一连7场洽谈会,场场爆满,达成协议近6000人。

  他们还积极延伸服务职能,重点围绕汽车、食品、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诸城市主导产业用工缺口,先后从邻近的五莲、莒县等地招聘劳务人员1700人,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压力。

  技能培训普遍化求职时心里更有底

  42岁的张英兰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失业多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靠丈夫一个人挣钱养家,生活条件比较困难。

  在一次走访中,诸城市人社局考试培训中心的于金凯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主动带着技能培训报名表来到她家,告诉她,“没技能就去学,不要怕困难。而且人社局的技能培训班都是免费为失业人员开设的,随时报名去学习。”

  得知这一大好消息后,张英兰第二天就报名参加了人社局组织的微电脑培训班。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已能熟练地掌握电脑基本操作的她,在培训中心推荐下进了正泰印务公司,解决了困扰她多年的就业问题。

  在诸城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近年来,他们通过调查摸底,根据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愿望,先后开设机械加工、服装缝纫、市场营销、食品加工等10余个专业和工种,每年培训人员10000人以上。特别是在今年1月,他们理顺机制,整合资源,组建设立考试培训中心,实现了场地、人员、职责、制度、业务、经费“六到位”,建立了技能培训的主阵地,培训后就业安置率达到100%。

  同时,他们还积极实施技能扶贫计划,对技能扶贫生每人每年补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并实行“订单”式定向培训,保证技能扶贫生完全就业,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自实行该政策以来,全市已先后有600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受益。

  就业援助长效化政策落实不打折

  近年来,诸城积极组织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针对家庭贫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残疾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实际情况,积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建章立制、统筹协调,扎实开展了“一对一”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活动,力推就业援助工作长效、有序开展。

  在今年1月份的活动中,他们派专人调查各村、社区的困难家庭劳动力就业情况并进行登记援助,为援助的长效开展打好了基础。他们先后走访登记220户困难家庭、发放4000余份宣传资料、举办了3场就业援助招聘会,帮扶12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创业。

  今年45岁的胡正良就是一名“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受益者。下岗后,胡正良便萌生了自己开个小店的念头,却因为没有创业知识和资金支持,一直没有遂愿。在就业援助活动走访摸底中,诸城市人社局了解到他的情况,并按照相关政策对他进行了免费创业培训,还主动帮助他协调当地商业银行申请了小额贷款。

  知识有了,资金到位了,诸城市人社局的几位同志又帮着胡正良找店面、跑手续,最终选定了纺织街这个人流大租金又相对合理的地方。如今,胡正良的服装专卖店已经开张,生意甚是红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