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现场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看青州何官镇用世界眼光凝聚科学发展力量
洛城蔬菜誉天下
2009年1月22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青州何官镇用世界眼光凝聚科学发展力量


  一年之前,位于青州市北部的何官镇和口埠镇合并为何官镇,这个新的乡镇如何在合并后13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1+1>2”发展优势,实现更高水平的又好又快发展?

  镇区划调整后上任的新一届的何官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在青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该市一波又一波的思想解放浪潮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将何官放在发展的历史坐标和方位坐标上,统筹考虑,科学定位,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创新的精神培育发展优势,全力推进“一城两区”建设,加速推进社会事业进步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社会和谐化为核心的富强、民主、文明、生态、和谐的新何官。

  今天的何官,成为青州市社会最稳定、经济实力最强的乡镇之一。2008年全镇引进招商项目13个,到位资金6.1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5.9亿元,实交税金2.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6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09元。同这些喜人数字交相映辉的还有闪耀着首创精神的“何官创新”:“乡镇媒体工作法”、信访“三线”工作模式、全国首家农村青年联合会、创新实行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模式等一个个首创性的工作亮点,可圈可点,展示着何官镇不同凡响的成就。

  “媒体公开工作法”———创造了新时期基层工作阳光政务新模式

  乡镇区划调整后,原口埠镇并入何官镇,行政村达到82个,人口8.1万,面积130平方公里,行政村数、人口数、面积均是原来的2倍多,镇党委、政府与群众在空间上的距离进一步加大,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要求和期望值却没有降低,党委政府工作再单纯靠一年一两次镇村干部会议和一两块政务公开栏进行公开,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机关干部习惯于老办法,工作上无创新,导致党委政府的工作与群众的期望值差距在加大。

  为了提高乡镇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何官镇党委书记刘文革带领镇委班子进行了积极尝试,探索推行了“乡镇媒体公开工作法”。去年以来,何官镇党委政府定期把道路建设、老年事业、社区建设、教育事业、招商引资、群众文化、计生服务、基层党建、医疗卫生、社会稳定等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十项工作,制成了电视专题片,把分管领导对下一步工作的目标、措施承诺也录进片子,并公布联系电话。通过有线电视利用中午、晚上等农闲时间向群众定期播出,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乡镇工作媒体公开法的推行给何官镇带来一股强烈的冲击波,让群众参与政务、监督干部,此举有力促进了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在党群政群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交流,全镇形成了“千斤担子大家挑,人人工作有目标”的工作快速推进机制,最终取得了“多赢”效果。群众对照身边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对党委政府越来越信任、拥护和支持。在去年的道路扩建中,路两边部分村民的大棚需要拆掉,会给村民们造成不少损失。这在往年要等到执法部门强拆才能解决。但这次村民们没有任何怨言,主动地把大棚拆掉配合政府工作,臧台村一户群众自发拆除了有碍建设的三个大棚的棚头,他说,“政府为百姓做了这么多的事,我再挡着拦着,那还是个人吗?!”

  信访“三线”工作模式———创造了农村信访工作的成功实践

  一石激起千层浪。25年上访“钉子户”息诉罢访还送锦旗感谢,8旬老人放弃十几年上访安心住进了敬老院,同时发生在何官镇的这两件事成为震动青州当地干部群众的新鲜事。

  孙板村李成学,自1984年上访,要求提高其烫伤致残补助、退还因不缴公粮等而被拉走的粮物、给其超生的儿子分地等,先后到青州、潍坊、济南等地各级部门上访25年,有记录的1000多次。就在去年6月份,他突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愉快地接受了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协调解决方案,并表示“今辈子再不上访了”。

  他在写给青州市委书记王立胜的信里动情地诉说了镇党委书记刘文革和镇信访办刘树文冒雨来到他家后自己的思想的巨大变化———

  “就在我想法子赶紧打发他们走时,刘书记面带笑容,用温和的话对我说,‘老李你怎么不到咱们何官镇去趟,市委市政府对你的问题很重视,牵扯咱何官镇80多个村庄很多事,也没来家看望你。我来晚了,对不起!’我的防线被刘书记真情实语动摇了,刚才开战的想法也没有了。”

  后来刘书记又热情地和他拉家常,李成学坚持没掉下眼泪,他老婆在旁边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去年7月1日,李成学找人精心制作做了一面锦旗送到了何官镇党委政府,上面写着“二十五年上下访,沉案一日得解决,感谢政府关爱恩,永作何官好公民”。

  杨营村83岁的烈士遗孀王淑贞老人,上访十几年,通过专题片观看了镇敬老院良好生活环境后,打消了思想顾虑,主动搬到敬老院生活。

  何官镇探索实行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社会稳控工作新模式和信访工作感情线、疏导线和责任线“三线工作法”,成功处理了10多起长达几十年的信访积案,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

  “一般一般,全国第三”成为何官工业现象,用世界眼光凝聚乡镇发展后劲

  在何官,备受中外关注的中德合作新农村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到此参观的世界经合组织代表团官员大加赞赏,德国赛德尔基金会项目负责人奴贝格先生也称赞说:“南张楼土地整理项目是德国在华投资项目的典范。要继续与何官镇合作,将中德合作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建成全世界土地整理项目的示范点。”

  还是在何官,初中生甄曰菊创办了“流动的国家级实验室”,聚集了包括3名院士在内的10多名技术专家进行技术研发。公司生产的纳米级工业阻燃剂产品,申报了四项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英国之后,第三个拥有此技术的化工企业,国内该产品纳米材料生产标准也将由该企业制定。

  在何官土地上生产的“益微”微生物菌剂名列全国第一,曾卖出每吨25万元的高价,吸引了国外农业部门的眼球……

  经常有人开玩笑自谦:一般一般,全国第三。而这么多令人惊讶的事都那么自然地在何官镇发生着。因为,何官在用世界眼光凝聚着发展的后劲。

  南张楼村,是青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20年的中德土地整理和村庄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何官镇党委政府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提出了以南张楼为核心,推广南张楼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模式,带动全镇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去年4月份德国巴伐利亚州议长、赛德尔基金会副主席格吕克先生到南张楼进行项目考察后,又两次派出专家组研讨规划方案。目前,以南张楼中德项目为基础规划的覆盖周边20个村、3万亩耕地、2.5万人口的中德合作新农村建设实验区建设项目取得了很大进展,确定的打造观光、休闲和体验农业为特征的大项目区发展方案,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和格吕克先生等专家的肯定和赞同,整个项目区今年可望立项建设,有望争取、吸引基建投资过亿元。一个国际性的新农村建设研讨会正酝酿在此召开,中西方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将在这里交汇碰撞。

  前些年,何官镇工业竞争力不强。针对现状,镇党委政府提出了“科技兴企、创新发展”的工业兴镇战略,开始了转型发展之路,也因此带出具有世界眼光的名企。其中该市的支柱企业———弘润石化助剂有限公司总投资11.8亿元的三期工程进展顺利,去年弘润石化实现年产值95亿元,实现利税3.56亿元。工业企业科研投入不断加大,企业科技研发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镇建立了吉青化工、京青农业、汇强机械、大金马摩托等10余家省级工业科研中心,一大批发展潜力大、前景好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呈现无限活力。外经外贸工作突出,新成立的山东贝德啤酒有限公司,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港币。去年全镇外贸出口完成1050万美元,增长达31%。

  “以小博大”法则屡显奇效———强力支撑“一区两城”大发展格局

  何官镇党委政府构画出了新何官“一城两区”的大发展格局的蓝图。一城,是建设新兴石油化工城。以弘润石化为依托,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以石油化工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配套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新兴石油化工城,打造何官工业核心竞争力。两区,一是中德合作新农村建设实验区,就是以南张楼为中心,推广南张楼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建设覆盖周边20个村、3万亩耕地、2.5万人口的中德合作新农村建设实验区。二是现代农业发展区,就是充分发挥现有农业产业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标准化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种养互补、质量保障、品牌响亮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去年何官围绕“一城两区”各项城镇建设工作都成为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20条、40多公里的道路,投资2000万元的学校资源整合建设工程,投资400多万元的敬老院扩建工程及文化、卫生等其它各项事业建设如火如荼,为“一城两区”的建设注入资金血液,为中心镇增强了发展动力。

  以何官镇不过4000万元的地方财政收入,何以有能力打造这些城镇建设大项目呢?何官镇委书记刘文革将此现象称之为“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成了何官镇的城镇资本运作的秘诀。他认为镇党委政府不仅要善于用科学发展谋划发展路径,在城镇建设上也要长袖善舞,善于运用各种资本。

  在学校建设资金运作上,实行向上级争取一块、财政投入一块、社会自筹一块、盘活闲置学校资产补充一块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了教育发展。为解决乡镇合并以前道路难行的问题,将2008年定为“道路建设年”,镇财政投入1000万,争取上级资金、启动民间资金近4000万,一年修路20条,计40余公里,基本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行路难问题。由于道路建设专题片宣传到位,制定了村出地、镇审批和补贴的道路建设政策,20条镇村道路建设未发放一分拆迁、占地、青苗补偿费,未成立一个拆迁、补偿工作组,道路建设得到全镇干部群众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

  何官首创亮点频闪,全国首家农村青年联合会实现劳动力批量转移

  多年来探索用哲学的方式指导自己工作的刘文革,更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镇委书记刘文革坦言: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形势、情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如果我们的政策措施、思路对策跟不上变化的要求,就做不好工作,满足不了群众的期待。这些创造性的工作就是为了解决基层政权在新时期的工作难题。何官镇将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转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性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看到农村青年普遍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难,还产生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刘文革书记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索,在何官镇成立了国内首家农村青年联合会,成立了82个村级农村青年联合会,建立了6000多名青年的信息数据库,利用技校、企业业校、镇文化中心对青年进行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向企业输送大批能融入城市生活、有一定技能的农村青年,实现了农村青年的规模化务工转移。目前经农村青联已输送农村青年220名,另有300多名与各厂家签订了培训、劳务协议。

  再创土地流转新模式,“南小王”式土地股份合作社凸现生机

  单家独户的分散地块经营方式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去年何官镇引导群众组建南张楼、南小王、西台等6家土地股份合作社,成功流转土地2000余亩。特别是南小王村土地流转模式,吸引了周边村民积极要求加入南小王土地合作社,以村为单位、以南小王为中心,8个村联合修建“方田”路15公里,整理土地1万余亩,被称为“南小王现象”。

  以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和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何官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得以快速推进,为此青州市土地流转现场会在何官召开,推广何官经验。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何官镇土地流转中心,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安装了25.5平方米的高档电子屏幕,吸引入社农户448户、入社土地1975亩。通过积极创新探索土地流转模式,先后与北京神农科诺种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莱芜农科院、京青农业、华英食品等10家农业企业和种、养殖大户等达成协议,通过转包、转让、租赁、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1161亩,探索实行了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改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8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0.9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09元,分别增长20.6%和20.55%。

  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决策部署,必将引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黄金时期”。何官在自问:以什么姿态对待科学发展?何官,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频闪着一个个创新亮点。我们拭目以待,站在新的起点上,何官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大的勇气解放思想,以更高的境界改革创新,以更实的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进何官各项事业再迈一个新台阶,快步进入发展“黄金时期”,让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新何官自豪地向世人亮相。

        记者尹莉莉通讯员张传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日报社]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