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只晓得窦宝荣是个痴迷佛像收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收藏家、企业家,却很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位默默耕耘的乡土作家。今年元月,他创作的乡土文学《岁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当地文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今年61岁的窦宝荣是诸城市石桥子镇王家西院村人,仅小学文化水平的他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成长为了中国机械行业的优秀企业家。功成名就的窦宝荣没有忘本,出身农民的他有着很深的乡土情结,在不断为家乡做善事的同时,还萌发了一个想法:把那个艰难岁月里的人和事写出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一下当年的世态人情和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祖辈、父辈们面对艰辛、背负苦难的生活情怀和人生态度,使他们知道社会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好给后辈们留下一笔精神遗产。然而,公司里一大摊子事务已忙得他昏天黑地,白天根本挤不出时间来写作。但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历史责任感,促使他加快“抢救行动”。从2008年4月底开始,他白天忙完公司的工作,晚上就挑灯夜战抓紧写,早上起床后接着写下去,躺下睡觉忽然想起什么,马上爬起来再写。这样边回忆边废寝忘食地写作,到2008年8月中旬,一部22万字的书稿终于完成了。该书记述了1949年到1970年他亲身经历与看到听到的乡村往事,全部用朴实无华的文笔以实录的方式写了出来。
在写作过程中,对故乡的回忆是窦宝荣创作的源泉,他执著于对诸城北乡这一文学世界的建造,大部分作品都以此为背景的。看这部书就像听村中老人在讲故事,书中原原本本地记录下了作者对乡村对亲人的感情,记录了他的苦难、历练、机遇、智慧、毅力与追求,记录了改革开放前的历史,该书不仅是一部原生态的北方民俗风情作品,也是一项非常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间流露着窦宝荣对乡土文化的熟稔和挚情,他的文章不做作,不修饰,把北方乡村的民俗风情写活了。
记者秦子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