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市每年向外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次以上,春节临近,返乡农民工的节后就业成为一大问题。日前,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从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就业权益保护、困难群体帮扶、参加社会保险等各个层面,建立就业帮扶长效机制,缓解回乡农民工就业压力。
劳动部门根据援助对象已掌握技能情况和就业愿望,开发再就业培训项目和课程,鼓励、引导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免费开展创业实用知识和基本理论培训,加大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促进农民创业带动就业。
通过深入社区、车站等农村劳动力较为集中的地方发放各类宣传材料,广泛收集用工信息,为农民工继续外出务工提供帮助。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农村劳动者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制度,消除各种针对农村和外来劳动者的就业限制。
在加大积极就业政策的普惠力度,降低政策门槛,落实好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各项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基础上,为农民工专设服务窗口,设立专线咨询电话,对于以职业介绍为名的欺骗活动、非法职业中介等行为坚决予以取缔,切实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撑起“保护伞。”
依托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全面掌握农村就业困难群体和“零转移就业家庭”总量,及时了解就业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与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一帮一”援助。针对援助对象在求职就业、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和其他劳动保障方面的不同需求,实行分类指导,对每一类人员量身提供一套针对性强的服务方案,建立动态管理制度,跟踪各项服务措施的落实,使每一位援助对象切实得到再就业援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见习记者冯砚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