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充分发挥各学科名师的带动示范作用,科学引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一支能力强、后劲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跨越式发展,自去年建校以来,潍坊北海学校实施了名师团队工程,以学科为单位,将各科名师与新教师结成对子,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凝聚科研力量,从而使学校的校本培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
据了解,北海学校的名师团队由专家成员和团队成员组成,其中专家成员包括市特级教师、潍坊名师、潍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省级以上教学能手;团队成员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各学科团队的骨干成员均为区级教学能手。
在具体工作中,学校要求一位名师带领一个学科团队,负责整个团队的打造,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组织团队的集体备课和听评课等活动。这一工作机制极大地带动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谈到学校的这一举措,一年级数学科的陈晶老师感触颇深:“在讲《统计》这一课的时候,我按照自己的备课思路,让学生统计自己掉牙的颗数,并将自己统计的数字贴到黑板上……然而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名师团队的臧秀霞老师听了我的课后,给我提议———让学生走上讲台说说自己统计的情况然后再动手贴上数字,或许更能激发孩子自主参与学习的热情。于是我照做了。果然,孩子们变得积极主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像陈晶一样,北海学校的青年教师普遍认为,有了名师的指导,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为实现名师对全体教师的专业引领,学校根据名师的特长和各学科的特点,开设了名师专题讲座,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据了解,学校每周四下午举行一场名师专题讲座,并通过集体备课、示范课、观摩课、汇报课、“头脑风暴”等形式对老师进行专业引领,受到教师的广泛欢迎。
与此同时,名师团队的每位名师至少负责一个课题,带领青年教师集体攻关,合作研究,解决学科教学实际中的问题。名师带领各学科教师制定过关课和模块评价的模式和标准,同时组织举行教师普通话比赛、师德演讲比赛、课件制作比赛和优质课评比等系列校本教研活动,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从而全面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校名师团队初中英语组成员、初二英语学科的刘爱荣老师告诉记者,“我们英语组根据学生的水平对教材进行了模块整合,每一模块分为词汇、句型、语法、听说、写作五个部分,同时制定了模块过关评价标准。这一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形成了主动学习的良性循环。现在,为了成功‘过关’,就算是下了课,办公室里也会有不少学生来主动找老师讨论学习。同时,这也从很大程度上激励着我们的青年教师不断进步。”
如今,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语文课;董梅、臧秀霞、李蕾、刘安娜、刘爱荣、郎娟等老师的模块过关课均已成为北海学校校本教研的标志性成果。
(记者岳炜马红霞通讯员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