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碧水风筝城,潍州新貌赛苏州。
虞河,这条历史上的溉河,又称东丹河。解放以前,虞河没有治理过。建国以后,1952年至1988年间,曾经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治理,但也只是局部疏浚河道,提高其防洪能力。如今,全新改造后的虞河,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诗,名副其实的画。虞河,已是地地道道的生态河,人在虞河走,宛如画中游——这,绝对不含夸张的成份。
造就如画风景
“虞河综合整治工程南起胶济铁路以南,北至济青高速以北,全长12.7公里。2005年初开工建设箱涵、桥梁等基础设施,同年底工程全面展开,2006年4月20日竣工并向市民开放。”潍坊市三河综合治理办公室的一位同志介绍了虞河改造的情况,“按照‘治污蓄水,架桥通路,景观绿化,拆旧改丑,以河养河’的总体思路,突出‘让城市拥抱河流’的理念,建成了‘清流碧水风筝城,潍州新貌赛苏州’的靓丽美景,打造了传承地域历史文化、展示园林城市特色的滨水景观长廊。从北至南依次建成踏雪寻梅、玉清烟晓、北宫春早、虞河古道、九州方圆、康桥水岸、乐道彩虹、慧泉金湾、江山多娇、石桥漱玉、虞水帆影、九龙问源十二个主题景区,把沿河两岸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将水景、园林与社区生活、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珍珠项链式的城市风景带。”
成全生态之河
一条河流,没有了水,或者四季流淌着污浊的水,那是不可被能称之为生态之河的。生态之河的建设,必须是从治水开始。“2005年初,随着虞河整治工程的打响,我们在河道内建设了两条箱涵,将污水引入其中,排至污水处理厂。”潍坊市三河综合治理办公室的一位同志说,“然后再在箱涵上修建河道,引入清水,拓宽水面……这样,25公里的箱涵全部竣工后,城区原有五百多个排污口全部接入,沿线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全部送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虞河,确保不对河流造成新的污染。这样,整个的虞河水,自然就成为了清澈见底没有任何污染的水……”自此,碧水清泉河中流,虞河之水也就变成孕育生态之河的水。“荷叶连田田,鱼戏莲藕间。特别是到了夏天,整个河面碧波荡漾,河里游鱼欢快,蜻蜓戏水,确实好看。”这是市民朴实的发自内心的语言,“游鱼、蜻蜓,还有河边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小鸟,都说明我们虞河河水清澈了,干净了,说明河流的生态环境好了……”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群众的话语,真切地反映出了虞河水已经彻底由浊变清这一历史事实。
生态之河,自然少不了对河流沿岸的绿化、美化。据不完全统计,虞河两岸的绿化面积达到了100多万平方米,种植的各类乔灌木有200多万株,铺植的草皮有70多万平方米……踏雪寻梅,是虞河最北端的景区。在这里,记者看到有十二孔桥、北斗七星、黄金槐园、后羿射日等景点,除了栽植法桐、国槐、银杏、垂柳等数百棵大树外,还有各类乔灌木近十万株。虞河古道的河道较窄,但在河的两岸,大树与花灌木、景石、草坪、水系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绿势连贯,色彩多样,形成了碧桃园、紫薇园、丁香园、紫荆园、海棠园等园林。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美景已成为现实。“这里确确实实是四季常绿,花果飘香。”邢友弼,一位60多岁的老市民,他见证了虞河变迁,“以前,这是一条臭水沟,特别是夏天蚊蝇到处飞,现在好了,即便是冬天,也有青草、绿树。”边说,老人边高兴地指着河边的绿化苗木说,“夏天大伙儿都愿意到这里游玩,河两岸的绿化带郁郁葱葱,遮荫蔽日;景观道路上则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大伙儿都醉了……”
生态虞河美如画,生态虞河醉游人。漫步虞河,是清澈的流水,是寻幽的古径,是樱花烂漫,是轻舟逐浪,是鹊桥飞渡,是流瀑滴翠……虞河,一条生态之河,拥抱着我们的城市;虞河,一条生态之河,也让我们的城市相拥。
虞河美景李艳红摄
记者郭保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