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饱览过许多名山大川,唯独青岛崂山以一种异乎寻常的喜欢深深铭刻于记忆,久久萦绕于心。
游览崂山,太清宫是首选和必去的地方。她是整个崂山的灵魂所在。漫步太清宫,不由地让你放慢脚步,以朝圣者的心态立足凝望与静静沉思,看到这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恢宏建筑,南来北往的人儿或许此时便会多了些正道沧桑,多了些浪漫才情,多了些婉约宁静,多了些逝水如烟的追忆。太清宫内古木参天,香火缭绕,道乐弥漫,威严供奉的一些神仙帝王,虽静静无语却盈盈而在,似乎向你悄无声息默默传递着某种禅语,似懂非懂,似是似非,欲语还休,神秘莫测。此地此时此刻,临境之中,或许能让寂寞的你袒露沉沉郁封的心扉,坦然流露出人性最初最纯最原始的那种虔诚,或许能圆了你隐藏多年的一个怀想,或许说是一个梦吧。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曾在崂山居住过,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隆冬季节,看到山茶怒放,整个茶树上面像是落了一层厚厚的红色的雪,面对此情此景,灵感油然而生,孤灯清虚之下用神来之笔写出了神话爱情小说《香玉》,并题刻“绛雪”石碑一块。走近“绛雪”石碑轻抚慢摸,恍惚如梦如幻间一绝色美艳女子脉脉含情款款走近你,万般柔情似水轻轻拥你入怀。此时,淡淡的幽思、长长的寻觅、浓浓的愁绪,静静地悄无声息地便有了完美的归宿。
山无水不秀,水无山不清。太清景区内的一汪泉水也在轻轻撩拨着我的神经。在石阶下面,有一石砌的水泉,名为“神水泉”。泉水水质纯净甘冽,千百年来历经无数旱涝季节,在时空轮回中穿尘走月,污泥不浊,经久不息。稀疏斑驳的阳光随风透过倾泻在泉面上,泉水依然清且涟漪,默默脉动,展现一种生命的灵性。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有词叫源远流长,看到这“神泉”,你便深谙其中的内涵了。
山借海色愈显青,海借山映更觉碧,高山阔海交织在一起,云气岚光融汇于一处。在太清宫前面被称为太清湾的海湾边立坐于高石之上,看碧海茫茫,烟波浩渺,海天如一线;闻涛声阵阵,海浪击石,声响如巨雷。成千上万只海鸥拍水掠起,天空便多了些飞翔的痕迹。一切因了这海,因了巨浪、巨石,因了自由翱翔的鸟儿,你可以就这样独坐聆听,不只是聆听,还要等待,不只是等待,还要保持静默与孤独,你可以尽情展开思想的空间,拉开一下已有些僵硬的灵魂,用化蝶般的情思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愫,一下子你便似乎找到了久远情感充溢的寄托。
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想千方百计变换生活环境,努力积淀对他乡异地的印象,时刻向往着出去走走。而喜欢一个地方,或许没有来由,或许无法排遣,或许是内心隐隐的一种怀旧,或许寻找一种情感的寄居地。比如崂山,我还是喜欢她那种浓郁清幽的古典韵味,或许她能够把美丽和多情、古老和历史、诗意和气质久久地保存,直到永远。
董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