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北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现场

第03版
社会民生
 
标题导航
难忘母亲
茶悟
阳光心情
母亲的腊月
信心勇气希望
火炉旁
冬日笔记
张面河冬吟
2009年1月5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茶悟


  爱上喝茶缘于一个知心朋友。之前,日日白开入胃,年年“不知茶滋味”。观念里认为喝茶是老年人的闲工夫,与忙碌于事业生计的人无关。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暖阳冬日的午后,他说送茶给我喝,带来的还有一个透明若无的高级玻璃杯。热水冲入不一会儿,深绿干涸的茶叶似从沉睡中醒来,上下翻飞片刻,便安静地伸展腰肢,复活一般呈现鲜活翠绿的生命之色。眼观细察处,更有袅袅水雾缥缥缈缈升起,似有若无的清香顿入鼻息。那一刻,心被柔软触及。

  后来,专情于绿茶,那种清明前的茶尖。虽然茶的类别品种众多,色味功用各具特色,但感觉里绿茶总给人一种“谦谦君子”的印象,味清色雅,气若幽兰。每当轻啜清茶,唇齿留香的时候,眼前总浮现出那些头戴斗笠,肩背竹篓,穿梭茶林,飞舞纤指专注采茶的勤劳江南女子。初春清凉的雾霭里,朝阳初升,绿潮洇洇,鸟语啁啾鸣伴,人茶相映相宜,那该是怎样的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呵!

  因为爱上喝茶,渐渐生出探究它的兴趣。据《茶经新说》记载,在我国,名茶大多产于高山大川,这是因为高山多云雾,温差大,漫射光多,且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芽叶持嫩性强。茶树生长对于地气、地形、土壤有比较苛刻的要求,坡度在25度以下的背阴山地、丘陵,温度在摄氏18—25度之间,年雨量1500毫米以上为适宜。茶的采摘、焙炒、贮藏亦颇讲究,可谓一尖、一芽、一叶精工精良制作。吸纳天地之精华,兼蓄人间之阳气,此真乃尤物也。

  茶的功用自不必多言,而茶道、茶情更胜于茶的本身,所以,茶是有着诗性的。茶圣陆羽一生评茶鉴泉,游览寺观,禅佛悟儒,结识名士,写下了不朽的《茶经》,对中国茶文化的绵延作出了卓越贡献。“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殴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雪夜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历代名人名士有感而发,深悟茶的内涵,获得的是一份入世的平衡心态和精神独立。

  “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千世界。心乱的时候,思念的时候,不妨一个人静静独处,捧一杯香茗,让凝滞的心慢慢温暖,慢慢融化。

  朋友工作很忙碌,却一直没有忘记隔段时间给我送他品好的茶,不多,却定是上品。偶尔电话说到茶,心有灵犀,弥足珍贵……

  ◎刘晓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日报社]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