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稳扎稳打有干头 | 潍坊峡山区:描绘现代化田园城市新画卷

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31 10:05:2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今年以来,峡山区按照生态功能发展定位,全力以赴优生态、拼经济、惠民生,围绕“生态景区、生活社区、生产园区”三区同建的目标,重点攻坚贸工农、研文旅、医康养等核心产业,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民生保障全面提升,打造更具实力、更有活力、更富魅力的峡山生态会客厅,以务实举措描绘着现代化田园城市的新画卷。

守护一湖清水

绘就生态画卷

  在省级战略水源地——峡山水库,这里正以前所未有的保护力度,迎来发展新机遇。

  “我们坚决扛牢省级战略水源地守护重任,通过全域河湖治理一体化、法治化、智慧化,实现了水质的持续提升。”峡山水库管理服务中心水质科负责同志介绍。

  据悉,峡山区不仅加大了面源污染治理力度,还通过禁渔、增殖放流和生态捕捞的“三管齐下”,营造了鱼水互养的平衡生态。目前,峡山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Ⅲ类标准,并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为了保障水安全,峡山区全方位提升防汛能力,构建了“立体式”救灾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压实400余人的防汛责任。今年夏季,面对多轮强降雨天气,峡山区凭借完善的指挥调度机制和科学的预警系统,确保了蓄水与防汛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不是“单选题”。峡山区积极探索发展水经济,推进效益河湖建设,全域EOD项目已获信贷投放27亿元,成功办理全省首单原水收费权质押融资15亿元、有机鱼特许捕捞经营权质押融资3.2亿元,蹚出了一条“资源变资金”的发展路径。

向绿而行

打造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

  在保护水源的同时,峡山区也在积极壮大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记者来到位于峡山区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这里处处洋溢着科技与绿色的气息。

  “我们重任在肩,正在加紧农业前沿科技攻关,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副院长张兴平介绍。目前,北大农研院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构建全球首个西瓜属超级泛基因组图谱,累计有12项科研成果与30余家企业达成转化意向,预计整体效益可达60亿元。

  潍坊有机姜融合创新产业园也传来了好消息。有机姜与王老吉、蜜雪冰城等知名品牌的深度合作,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增长。

  在新质产业方面,峡山区加速推进传统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华木业、艺绣家纺等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也促进了就业和税收的增长。乐萌宝等生物科技企业的联合发展,也为峡山区抢占万亿级生物经济赛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峡山区生态优良,资源丰富,峡山“养生四宝”负氧离子、富锶温泉、潍艾艾灸、有机食品正逐渐成为峡山区一张靓丽的名片。今年以来,峡山区持续推进文化旅游和休闲康养深度融合,将全区优质的文旅康养资源整体谋划,实现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文旅康养闭环发展链条,规划打造“两廊一谷”片区,即“潍水左岸湖光漫步长廊”“潍水右岸书蕴果香长廊”和“潍水养生谷”,全力建设成山东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滨河休闲养生胜地。

富民安民

打造库区乡村振兴“峡山样板”

  在峡山区,乡村振兴的浪潮正席卷而来。记者走进颜家庄村,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在阳光下闪耀。“我们村通过土地流转和种植结构调整,实现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颜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目前,颜家庄村已成立强村公司,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得益于正在开展的旱涝调平衡、零散调规模、作物调结构等农业改革举措,峡山区农民正在蹚出一条库区乡村振兴的特色道路。

  此外,峡山区还创新推行了“三级书记示范田”,通过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今年,峡山区全域小麦实现了增产20.2%的佳绩。

  在拓宽乡村增收渠道方面,峡山区全国首创道路、沟渠等光伏模式,绿色发电量占全域用电的30%,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万吨。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开展“微企兴村 · 共富工坊”计划,新增小微企业100余家,解决就业2000余人。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孔嘉/文 

图片为资料图

通讯员 : 刘涛

 

责任编辑:邢敏

一审:邢敏 二审:李倩 三审: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