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专”字号护士⑤ | “斗智斗勇”,精神科护士照顾患者就像哄小孩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5-12 20:40:15
编者按:“顺风耳”“千里眼”“飞毛腿”……身怀这些绝技的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护理工作者。他们一袭素洁白衣,战斗在救死扶伤一线,而专科护士就是其中的拳头力量。
专科护士指的是在某一特殊或专门的临床护理领域中具有强大理论知识、丰富临床经验以及精湛的临床技能,且能向患者直接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护士。在第112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我市各大医院,近距离观察他们的工作,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推出揭秘“专”字号护士系列报道,看他们如何用心呵护生命,用爱守护健康。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在潍坊有这样一群与众不同的护士,他们除了像其他护士一样护理好病人外,有时候还要承受着病人突如其来的打骂,对待患者就像哄小孩。当然,在辛苦的工作中,也有许多让他们感动的小温暖。5月10日,记者走进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听精神二科护士长姚向凯讲述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姚向凯(左)指导年轻护士处理医嘱。
勇敢的力量
来自于职责
当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二科时,姚向凯正在给一名患者理发。只见他一边给患者理发,一边跟患者聊天,就像哄小孩一样哄着患者,画面十分温馨。
刚给患者理完发,一名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突然情绪暴躁在病房内到处乱窜,一旁的年轻女护士赶紧向姚向凯求助。姚向凯来到患者旁边不断安抚,但由于患者情绪越来越激动且想要打人,他只能给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姚向凯介绍,在工作中遇到情绪激动的患者是常有的事。14年前他刚来到这里做护士时,遇到情绪激动的患者也很害怕,但想到这是自己的职责,也就慢慢克服了内心的恐惧。
这里的大部分患者缺乏自知力,冲动伤人、自杀、自残等危险事件都有可能发生。对这里的医护人员而言,挨打挨骂是常有的事。面对这个特殊群体,护士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细心、责任心,虽然他们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心里那份职责却告诉他们要勇敢,这份职责便是他们的“铠甲”。
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直想要逃跑,有一次,姚向凯在尝试与其沟通时,患者突然动手打人,他的鼻子被打破、脖子被挠出血。后来,这名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康复出院,出院时握着姚向凯的手不停地说谢谢,并对之前打人的事情一个劲地道歉。
在姚向凯看来,他们工作的一个难点就是,很难知道患者在想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但是他们又不能远离患者,只能克服内心的恐惧,用心聆听患者,慢慢引导患者。
“护士们的工作紧张又忙碌。从给患者刮胡子、剪指甲、穿衣服、洗澡等生活护理,到各种康复活动、娱乐活动、健康宣教、心理疏导,都需要护士协助陪同,平时护士们还要负责所有患者的衣食住行。”姚向凯说,重点患者24小时不离护士视线范围,患者夜间睡眠期间护士巡视到床头。
姚向凯给患者做脑电治疗。
跟藏药吐药患者
“斗智斗勇”
每天给患者喝药也是一项大工程。有的患者把药藏在舌头底下再把药偷偷吐掉,有的患者到厕所抠吐,还有的患者把药藏在手指缝中,协助精神障碍患者服药是一项特别考验护士“眼力”的工作。护士核对好药物后,会认真盯着患者服药,吃药后会仔细检查患者的舌底、口腔、袖口等,确保患者服药到肚。
还有的患者就是不愿意喝药,姚向凯和同事就会想着法地哄他们,比如喝了药可以奖励看电影、去院子里晒太阳等,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除了服药,给患者输液也是一件“大工程”。有的患者刚打上针,趁着护士不注意就会将针头拔出来,还有可能用针头进行自我伤害,十分危险。这就需要护士时刻盯着,对于一些危险品,他们每天都要进行检查。
“我们和患者家属的唯一区别就是和患者没有血缘关系,但很多时候我们做得甚至比家属还要多还要细。”姚向凯说。
姚向凯为患者理发。
喂饭、洗澡
给予家人一样的陪伴
有的患者可以自己吃饭、洗澡等,但有的患者无法自己完成。一名精神分裂症合并多种躯体病的70岁患者,无法自己吃饭,而且咀嚼十分缓慢,有时候还会发脾气不吃饭。每次护士们都会哄着她吃饭,每喂上一口都会耐心等待。
有一次医院里来了一名中年男性患者,浑身都散发着恶臭味,身上的衣服已经很久都没有换洗过。姚向凯尝试与其沟通,并给他洗了澡,换上了干净的衣服。看着干干净净的患者,他心里觉得很宽慰。“就想尽量让他们舒服一些。”姚向凯说。
护士晚上值夜班都会高度警觉,只要听到有人起夜就会立马上前。对于一些年龄大一些的老人,夜里上厕所护士都会陪同,生怕他们跌倒。因为患者晚上睡前都会服药,他们睡下后,护士会每隔15分钟就到房间内巡视一次。患者的家人不在身边,护士们对待患者就像家人一般。
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不仅需要细心护理,更需要一个舒适、有利于康复的住院环境。只要天气合适,护士们就会带患者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让他们活动活动筋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在节假日,医院还会举办一些活动,让患者体会到节日的快乐。医院设有康复治疗中心,内设职业技能训练室、棋牌治疗室、体育治疗室、阅读治疗室等,让情绪稳定的患者可以接受更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据姚向凯介绍,在工作中也有很多让他感动的小温暖。有一次,他受到躁狂病人攻击,一旁的其他患者立即上前保护他。姚向凯说,这样的事情有很多,他跟很多患者就像朋友一样。
采访最后,姚向凯表示,不管怎么样,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患者早点康复,早日回归社会,享受美好人生。
▼点击了解更多护士故事▼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常方方/文图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