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引导学生走上革命道路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08-21 10:21:00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校门(资料图片)

高象九与刚刚加入童子军的长子高传纪合影

  资助地下党员接济困难学生

  高象九获得大学学历后,仍在第一乡师校长鞠思敏门下担任教师。鞠思敏是位正义的爱国教育家,对受当局迫害的进步青年,总是千方百计予以保护。上世纪30年代的第一乡师校风民主,学生思想活跃,积极进取,有“红色乡师”称号。置身于学校爱国、民主、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中,高象九对当局的昏庸腐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时局形势有了更加明确的判断,思想进步很快,积极参与学校的爱国行动,并热忱保护和支持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这样一所学校任教,高象九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他选择中国和苏联进步作家的文章做教材,向学生传播新思想、新文化,赞助地下党员潘复生(曾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姚仲明(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等进步学生创办“读书会”,他还应邀担任“读书会”的指导教师,并推荐胡愈之的《莫斯科印象记》、瞿秋白的《赤都心史》等书籍。九一八事变后,济南各校学生赴南京请愿。当时,人多车少,大批学生困聚在济南火车站,几天走不了。高象九一天几次去车站看望他们,关心学生的生活,疏导学生情绪,并慷慨解囊,接济困难学生,以实际行动支持学生们的爱国正义行为。在这次行动中,有的学生不幸被捕,他不惧风险,多方周旋,想方设法解救学生。为此,有人曾问高象九:“你是不是共产党?”

  正义的爱国行动,引发了国民党当局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对鞠思敏的言行极为不满。1932年夏,当局不顾社会舆论,撤销了鞠思敏的校长职务,高象九也于即日离开深深眷恋的第一乡师,但新思想、新文化已在年轻的高象九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保护进步教师开展抗日活动

  离开第一乡师后,高象九参加了中国大学旅济同学会。在同学会主要负责人、山东省政府参议员李天倪(积极主张抗日,1937年遭暗杀)等人的周旋和努力下,高象九被安排到掖县山东省立第九中学(简称省立九中)担任校长。

  上任伊始,高象九从了解的同学、朋友中,遴选品德优良、教学业务精湛者担任教师,如王卓清、李希共、田仲济、宋福图、路雨亭、周汶源、孙永清等,他们在山东一带是思想进步、博学多才的知名人士,后来大多数走上革命道路,有的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家的高级干部。田仲济与高象九是同乡,受聘担任国文教师,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山东省政协常委、省作协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等职。路雨亭曾担任中共绥远特别区地方组织宣传部长、代理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鲁南第二战区抗日游击队。

  任职省立九中校长期间,高象九保护思想进步的教师,鼓励教师组织青年文化社,创办出版综合性文化刊物《青年文化》(半月刊),主张团结救亡,办油印的《抗战小报》等。田仲济曾回忆说,高象九“对学生是比较开放的,学生课外读书、各种活动,只要不引起什么麻烦,是不加限制,而且支持的”。高象九经常向学生灌输进步思想,倡导和鼓励学生多读进步书籍和杂志,如李公朴主编的《读书生活》,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

  为培育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每届新生入校后,学校要求学生每人写一份《抗日誓词》,并签名盖章,交校部留存。学校还由教师路雨亭负责,组织了救亡歌咏队,大唱抗日歌曲。每逢九一八等国耻日,学校出墙报,办抗日图片展等,以示纪念。

  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抗日爱国活动,曾多次受到省教育厅的指责,但高象九千方百计躲避教育厅的各种检查、询问,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宣传教育,这所学校曾经培育了一大批革命者和进步人士,如胶东抗日根据地奠基人之一郑耀南等。

  冯玉祥赴胶东共议救亡图存

  1934年5月,冯玉祥将军在山东泰山隐居时,到胶东一带游历,期间来到省立九中参观,并为全体师生作了抗战救国演讲,还和他们一起照了相。也就在这次,冯玉祥与高象九作了恳切交谈,共议救亡图存之道。共同的抱负,共同的使命,使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次演讲吸引了大批学生和校外人员,据当时报刊记载,演讲现场的学校礼堂,门外窗前人山人海。冯玉祥在演讲中,分析了国家当前形势,揭露了当局政府诡言浮说、阳奉阴违的真实面貌,一再激励热血高涨的国民,要站在时代最前端,与不抵抗者作斗争。冯玉祥在演讲中慷慨陈述:“近来国家危险的程度,恐比任何时期都来的严重。一方面国际形势日益紧张,远东情况展开极尖锐的对立;一方面抱定不抵抗主义的人们,根本又投降于逐渐握取东亚霸权的日本帝国主义。以上两种事态的演进,中华民族将要遭遇到不堪设想的严重袭击,与艰难困苦破灭悲哀的厄运,是不可幸免的。”

  在谈到当前国家局势时,冯玉祥悲愤地说到:“东北亡了,热河失了……他们依然在那里闭眼睛说假话。国家到了这种危险的境地,他们为着维护自己的利益,为着保存自己的统治,竟玩着掩耳盗铃的把戏,来骗自己,来骗民众,想以双手掩盖天下人的耳目。”

  冯玉祥的演讲,表达了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强烈不满,极力宣扬了抗日救国的民族精神,在师生中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抗日爱国热情。

  高象九的长子高传纪在省立九中读书。年仅12岁的高传纪与同学们一起聆听了冯玉祥的演讲,爱国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扎下了根。

  冯玉祥从学校离开后,即刻返回住地。之后,高象九出于对冯玉祥将军的尊重,曾与第一乡师同事、泰山前麓武训小学总校长范明枢一起,两次到泰山普照寺,拜访冯玉祥将军。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