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倾全力 点滴真情暖民心——记第六批全市岗位学雷锋标兵于全军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3-18 11:04:3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从潍坊市委台港澳办到临朐县柳山镇冯家沟村、昌乐县高崖水库库区克家洼村,从城市到农村,“第一书记”于全军义无反顾扎根田间地头,投身于服务群众的最前线,与广大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让冯家沟变“丰家沟”、克家洼变“富家洼”,他始终坚守在岗位一线,用实际行动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于全军(中)和村干部一起查看克家洼新村工地建设情况(资料图)。
倾心尽力,带领村庄蝶变
2019年4月,潍坊市委台港澳办专门成立包村帮扶工作队,对昌乐县高崖水库库区克家洼村进行为期两年的包村帮扶工作,驻村“第一书记”于全军第二次担任“第一书记”。调查中他发现,村里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储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同时,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突出。
老幼贫苦常挂怀,一秧一户总关情。56岁的于全军结合当地发展实际,决定开展冷库配套设备购置项目,破解农产品贮存难,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该项目实施后,全村每年保底收益5万元,大大提升了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发挥更大效益,于全军指导克家洼村采用“党支部+电商平台+果蔬专业合作社”模式,成立脱贫攻坚综合发展合作社。线上线下结合,将果蔬销往各地。于全军倾心尽力,用高质量的包村帮扶工作让克家洼向“富家洼”蝶变。
于全军(右一)在克家洼新村工地现场(资料图)。
攻坚克难,带动集体农户双增收
当“第一书记”,于全军不是第一次,早在2016年,于全军就作为潍坊市委台港澳办驻临朐县柳山镇冯家沟村“第一书记”,开始探路扶贫。
冯家沟村地处丘陵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于全军发挥对台工作优势,将引进台湾先进农业业态项目和模式作为突破口,积极引进台湾人才,协助开发台湾幸福小镇、恋恋桃休闲度假村等项目,在当地培育成功了台湾红黎、西红柿新品种等特色农产品,进一步优化了当地农产品种植结构。
为解决村集体与村民同步增收的问题,于全军还成立了“临朐春柳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临朐兴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建设农产品加工车间,打造了冯家沟蜜桃基地,种植面积达到了80公顷,仅此一项村集体可增收6万余元。
2018年8月,受台风“摩羯”“温比亚”影响,冯家沟村受灾严重。在危难时刻,于全军带领村“两委”,迅速组织成立了防灾抗灾党员先锋队,仅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恢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于全军(左一)与村民共同验收新修生产路(资料图)。
依托资源优势,打响特色农产品品牌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致富能力,于全军带领克家洼村“两委”依托本村地理交通及农产品品质优势,实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革命”。引进昌乐仙月湖生态农业(台湾)示范园项目,建设特色农产品展示种植产业园、有机肥生产厂、冷链物流及农产品加工中心和火龙果生产基地,构建库区农产品直销一线城市商超通道,打造具有台湾特色的农业综合体和农产品直销运营体系,惠及高崖水库库区人民。
目前,昌乐仙月湖生态农业(台湾)示范园项目已经落地开花,台商秦麒瑞先生还与克家洼村达成了台湾蜜薯、水果玉米种植合作协议,规划建设了10亩的种植示范园和23个大棚组成的育苗基地,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以上收入。
扶贫先扶智。于全军引导村里的致富骨干走出去开阔眼界,增强自主致富的本领。鲁台会期间,专门组织致富带头人参加了海峡两岸休闲观光农业交流会等,让他们与台湾农业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开阔眼界,打开思路。他还组织村内生产能手,带着自己的产品参加海峡两岸博览会和海峡两岸农产品精品展,搭台展销高崖水库库区的芋头、地瓜、玉米、无花果、米酒等特色农产品,打响了库区特色农产品品牌。
村党员大会上,于全军(右一)与村民一起宣誓(资料图)。
作为“第一书记”的于全军,扶贫中遇到困难从来不会绕道而行,他真帮实扶,让贫困村换新颜,让脱贫户笑开颜,像一股清泉,慢慢流淌进老百姓的心间,演绎出一曲乡村振兴的“奔小康乐章”。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文
责任编辑:张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