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她最骄傲的身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下)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1-18 10:13:36
杨守伟(右)和孙春梅在一起。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一盏烛光,一份光热。
杨守伟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烛光精神就是爱的奉献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之光。
“不管我走到哪里,不管什么时候,能定义我的,永远只有‘妈妈’两个字。”杨守伟坚守这一信念,和她的同事们满腔热忱投入儿童福利事业,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干出了高标准、高质量、高境界,以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我只是在做一件一件的小事,只是把党和政府的这份爱传递给孩子们,教会孩子们感恩这份爱,让孩子们感觉自己没有被社会遗忘,还是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成长的。”杨守伟用大爱铸就了希望、勇气和坚强的生命容器,用实干担当把寻常工作干出高尚境界,书写了一份新时代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的初心答卷。
“孩子们,谢谢你们叫我妈妈,给我这么好的人生,我还要替你们感谢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心、关怀和关爱”。
从高空俯瞰潍坊市儿童福利院,造型别致,漂亮可爱,像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颗珍珠。
走进儿童福利院,感觉到这里没有一点异味,而是充满了爱的味道。
今天的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占地40亩,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中央空调全覆盖,室内四季如春,走廊上装饰着孩子们的画作,楼内不时传来孩子们朗朗书声和欢声笑语,走在其中会让人恍然觉得这里就是一个高标准幼儿园。
康复训练室、卧室、治疗室、教室、图书室等功能房间一应俱全,配置了先进的生活娱乐、医疗康教、消毒消防等专业设备设施,服务功能完善。以前,护理员妈妈是用自己的体温和暖水袋来给早产儿保温,现在有了6个保温箱;孩子们实现了单人单床,全都用上了纸尿裤。
回望22年的坚守初心之路,拥有1029个孩子的妈妈杨守伟动情地说,像我们这样的护理员妈妈,只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了孩子们,作为一名党员,我也会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我们所有护理员妈妈们一起用心用情守护好孩子们。
有一次,杨守伟和同事带着3岁患儿张黎明到医院做唇裂修补手术,术后剧烈的疼痛让小黎明不停地挣扎哭闹。为了避免他刚刚缝好的嘴唇再次裂开,杨守伟几乎连续抱了他三天三夜,胳膊累得没了知觉。
而这几天,刚上小学的女儿在家发高烧,不吃饭不睡觉,哭着喊着要找妈妈。家人只好给杨守伟打电话。杨守伟怀里正抱着刚刚稳定下来的小黎明,轻声对女儿说:“这里也有一个妈妈的孩子,也需要妈妈陪着他,等他好了之后,妈妈就回家陪着你。”在女儿的哭声中,杨守伟一咬牙挂断了电话。
小学三年级时,女儿写过一篇叫《假如我是神笔马良》的作文,其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要画又大又温暖的屋子,让福利院的孩子在里面快快乐乐生活,永远不生病;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要画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让福利院的孩子快快乐乐地玩耍;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要画美味可口的食物,让福利院的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样,我的妈妈就不会太牵挂他们,就会有时间陪我了。”
看完这段话后,杨守伟走过去,紧紧抱住女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杨守伟说对女儿有亏欠,从小到大,没有时间陪她,唯一的一次外出旅游是女儿刚考上大学的第一年,五一长假玩了三天,杨守伟就急着回来了。女儿也抱怨她不爱惜身体,没白没黑地扑在工作上。
女儿大学毕业实习当老师时,看到没有人接的孩子,她会留下来陪着等家长,这时她体会到了妈妈当年的作为多么不容易。
在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得到5000元奖金后,她全部捐献给了儿童福利院,变成了女儿笔下给孩子们的衣服、玩具和食物。因为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关注和帮助福利院的孩子们,他们都是女儿笔下的“神笔马良”。
女儿已经习惯每年去跟着妈妈到福利院过年,习惯了年年都会拿压岁钱给院里的孩子买礼物,放假了就和同学来做义工。
丈夫是默默支持她的那个人,杨守伟自费去学习,他不仅支持,接连一年晚上和周末到20公里外集中学习,他无怨无悔地接送。每到春节,他买来贺岁的红包,和杨守伟一起把五元、十元的崭新的钱放进贺岁福包里,让她给孩子们带去。杨守伟党代表工作室周末组织义工活动,他也穿上红马甲,是最稳当的好司机和义工。
婆婆是杨守伟的后盾,家里有一张老人喂孩子吃肉火烧的照片。照片上的孩子是患唇鄂裂的健健。这个刚出生就被110送到福利院的孩子,不仅融入到了杨守伟的生命中,也融入到这个家庭中。孩子四次手术,她自制吸管,怕孩子牙床变形往上翘,不好看。三岁就让他上外面的幼儿园,丈夫经常带他出去玩,去超市。
孩子被收养送走前一夜,杨守伟依依不舍地搂着他,健健紧紧贴着她,她一动,孩子就叫妈妈,在机场孩子还打电话来说,妈妈我会想你的,还带着你的照片呢。
杨守伟把爱全给了福利院的孩子。这份博大的爱里,有着家人的支持和爱的传递,这给了她无比的温暖和力量。
她不仅把福利院的孩子当心头宝,还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后为20多名社会贫困残疾儿童开展免费康复训练,有的孩子接受康复后,现在已经正常生活,并且回到学校读书。
作为儿童的守护者、中国“飞跃”的见证者,杨守伟对身边的变化无限感慨,说自己和孩子们都是新时代最受益的人。这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时代,没有因为孩子们弱小就抛下他们。自己的工作是党委、政府扶危济困的一个缩影,是各级党委、政府坚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决策部署的结果。
在时光的河流中跋涉,精神的力量弥足珍贵。22年对杨守伟来说,自己永远都是儿童福利院孩子的妈妈。有人说,是儿童福利院的“妈妈”给了孤弃儿童第二次生命。而在杨守伟看来,自己和同事们只是党和政府温暖的传播者。唯有用心工作,倾力奉献,努力把党的关怀与温暖播洒在孤弃儿童的坎坷人生路上。
杨守伟,这样一个精神灿烂的人,活成了一座花园,如何不激励人?如何不引领人?只因她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尹莉莉/文 尹莉莉/图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