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小修”十五年,他见证行业的温暖变迁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7-22 08:56:36

  7月21日下午,在奎文区行政街与潍州路交叉口东北角,72岁的孙念勋摇着蒲扇,喝着茶,守着他的便民小修摊,等待顾客上门。2007年,老家安丘市的孙念勋来到潍坊城区生活后,在这个位置摆了一个小修摊,从最开始的“打游击”,到如今变成“正规军”,他见证了这个行业的温暖变迁。

  孙念勋在行政街与潍州路交叉口的便民小修摊。

  免费给顾客修好了电动车小毛病

  21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孙念勋的小修摊前,此时气温还比较高,摊前没有顾客。身穿马甲、精神抖擞的他,悠闲地坐在蓝色遮阳篷下的板凳上,手里拿着一个大水杯,时不时啜一口,显得非常惬意。

  孙念勋能修的东西不少,配钥匙、修自行车、修电动车等,他都很擅长。正聊着,来了一位顾客,这位女士的电动车后撑位置出了点小故障,每次要骑车走的时候,都打不开撑子,过来请孙念勋帮忙看看。

  刚听顾客说完故障,孙念勋立刻就有了判断。他说,最近一段时间降雨天气太多,电动车可能淋了雨,车后撑位置有些生锈卡顿,用油擦一下就能好。说着,就从小摊里拿出了油瓶。

  这位女士的电动车停在小摊旁边,孙念勋让她把电动车推到路牙石上面来,给电动车的几个位置擦上油,用螺丝刀简单拧了几下,果然修好了。看顾客想掏钱,孙念勋摆摆手说,这是点小毛病,也没费啥工夫,不收钱,就催着顾客离开。

  孙念勋的家,离这个路口只有几百米,每天早上7时30分许,他就会来到这里“上班”,中午不回家休息,就吃从家里带来的饭,或是老伴朱宝英过来给他送饭。一般傍晚7时30分许才收拾一下回家,最晚的时候,甚至要到晚上9时许才回家,只为尽可能给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方便。

  孙念勋正在给顾客修电动车。

  见证便民小修点变迁,要一直干下去

  在潍坊城区摆摊从事便民小修的这十五年来,孙念勋亲身见证了便民小修点的变迁。最开始,他是骑着三轮车在路口位置摆摊,东西都放在车子上,如果影响正常的市容秩序,城管执法人员过来劝导,他就赶紧骑着车子走。

  后来,城管执法部门允许他们在固定位置摆摊经营,他就开始常驻在这个路口。再后来条件好了,他就自己撑一个太阳伞,免得挨日晒雨淋。“说真的,我们自己也知道,在路旁摆摊修东西,肯定影响市容秩序,总体来说,过去这些年,城管执法部门对我们比较包容。”孙念勋说。

  从2019年开始,情况又有了改变。奎文区城管部门给孙念勋这样的便民小修点,专门施划了固定的经营区域,并对他们进行了编号,允许他们在固定区域范围内进行正常经营,孙念勋感觉非常高兴。

  孙念勋正在给顾客配钥匙。

  孙念勋说,去年开始就更好了,奎文区城管部门免费给他们配备了配套设施,对他们进行了统一编号、统一划线定位、统一配备遮阳篷(伞)、统一配备作业服装、统一配备分类垃圾桶等等,这种好事是他这么多年来,连想都不敢想的,心里也更踏实了。“以前咱算是‘游击队’,现在可是‘正规军’了。”孙念勋说,他们不但可以正大光明在这里经营,城管执法队员还经常过来向他们提供帮助。去年冬天怕他冷,还给他的遮阳篷配了一圈篷布,前几天又过来调研,说要给他们更换新的遮阳篷,让他心里感觉非常温暖。

  孙念勋表示,政府对他们提供帮助,一方面是体谅他们收入低、工作条件艰苦。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确确实实能够给广大市民带来便利,他要对得起政府的信任。而且对他来说,这就是一种安享晚年的好方式,他要尽可能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便利和帮助,直到自己干不动为止。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文图

  实习生:于姝雯 赵彤彤

责任编辑:聂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