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高密”让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开花
来源:高密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1-11-22 18:06:35
高密市精心选拔党校教师、党政干部、百姓宣讲员、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山东好人”等优秀人才组建宣讲团,采取“宣讲规模小型化、宣讲内容精细化、宣讲形式多样化、宣讲语言鲜活化”的“四化”方式,讲深说透党的方针政策,推动党的理论政策在基层落地开花。
宣讲规模小型化。实行宣讲团成员联系点制度,每名成员联系2—3个基层单位开展宣讲辅导活动,在宣传政策、技术等知识基础上,上门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庭院宣讲”“农技课堂”实现了理论宣讲无死角、全覆盖。
宣讲内容精准化。市委专题研究部署宣讲工作,将党的方针政策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宣讲团成员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常态化送理论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在机关结合为民服务讲,在企业结合高质量发展讲,在农村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讲,把党“要说的”和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激发了党员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开展宣讲活动500多场,受众10万多人,接受询问、解答1000多人次。
宣讲形式多样化。创新宣讲方式,以巡回宣讲、“菜单式”宣讲、网络和视频宣讲等多种形式进行,打破了过去的形式壁垒,人人都是宣讲员,每个人都成为宣讲“主角”,让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同时,将宣讲内容融入到小品、山东快书和文艺演出活动中,把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方式给群众讲清楚,让他们听得懂、坐得住、记得牢。
宣讲语言鲜活化。宣讲内容设置突出“实”,针对宣传理论、能力提升、促进工作,精心撰写宣讲稿,同时将懂得群众语言、熟悉群众喜好的“能人”吸纳到宣讲团中,宣讲团成员用高密土话深入全面阐释党的理论政策,创造群众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小视频等作品,用最简短的语言把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方针政策传达给群众,切实推动党的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