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网 潍坊日报社主办

您当前位置:潍坊新闻网 >专题频道

汤海威

来源:潍坊新闻网 2019-05-24 10:17:59 责任编辑:桃子
A+A- 

    严谨专注的工作态度和对机械事业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作风,将汤海威的机械事业推上高峰,1979年出生的汤海威,1999年一毕业就进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现任发动机技术研究院首席技师,从事柴油机及零部件的研发及装配试验工作。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柴油机装试方面的高级技师,带领团队完成了二十余项技术革新项目,在柴油机性能和排放标定、零部件试验、特种测量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省、市创新成果奖。申报国家专利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000万元。由于工作突出,他先后获得潍坊市高新区首席技师、 “潍坊工匠”、“潍坊金牌工匠”、“潍坊市首席技师”、 “富民兴潍”、“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突出贡献技师”“中国机械工业百名工匠”等荣誉称号。

    严字当头,做柴油机研发的“护航”人

    柴油机的油耗、动力性能和排放指标,是关系到用户使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特性,也是发动机开发过程中,需要经过数十次严苛的验证试验得出来的。众所周知,任何一款新机型的开发上市,都会经历漫长而又严谨的试验,因此试验参数的准确性不仅是保证产品开发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关系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汤海威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严能出人才、严能长知识、严能保质量”。所以,在柴油机性能试验中,他都对自己和团队强调一个“严”字,不管是哪个试验标准,只要没达到,绝不放行。在过去的二十年中, 他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参加了潍柴国III、国IV、国V、国VI全系列机型,各阶段排放标准的试验、验证工作。

    凭借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汤海威成为了潍柴赴美国EPA、英国VCA等国际专业排放认证试验的主要成员。2009年,潍柴做出了进军北美市场的战略决定,而美国EPA认证是产品进入北美的门槛,认证标准严苛并且是异国进行,难度可想而知。

    时间紧任务重,作为此次认证的主要成员,重担自然落在了汤海威的肩上。在美国EPA认证实验室,他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调试机器和设备、整理资料,针对所有可能的突发状况做出几套应急预案,力求认证试验一次通过。虽然做足了准备工作,意外还是发生了,在认证试验过程中,美方发现发动机动力不足,认定是发动机问题,坚持不予认证。在即将被退出试验的关键时刻,汤海威通过长期积累的经验,推断可能是美方设备问题造成的动力问题。在与美方的认证工程师沟通,并做了“如果是发动机问题,甘愿退出试验!”的保证后,他争取到了一个小时的检查时间。

    仅仅一个小时,在美国工程师质疑的眼光中,他紧急排查发动机的各个部件,紧张加上压力,使得他身处恒温20度的试验室,却出了一身汗!通过检查,确认了他的判断,发动机没问题,是美方设备控制信号的电压输出出现问题。当证据摆在美方人员面前的时候,他们不仅表达了歉意,还破例同意延长认证时间,最终发动机顺利完成了所有的认证工作,为抢占北美市场争取到了关键节点。

    作为试验人员,汤海威不仅参加海外试验,还多次参与了发动机国内的“三高”试验。“三高”试验是检测柴油机在高温、高原、高寒环境中的适应性试验,需要在最高50℃吐鲁番、最低零下42℃黑河和海拔5200米青藏高原的环境中进行整车匹配测试验证工作。

    茫茫戈壁,巍巍昆仑,冰雪两河,“三高”试验的征途,不仅仅是对发动机严苛的考验,更是对试验技师意志的磨砺。其中,高寒试验尤为艰苦,为了获得最佳数据,每次都是气温最低的时候去野外。这就让每天晚上查看天气预报成了必修课,总是希望气温能再低一度,再低一些。凌晨四点钟,当人们还在温暖的被窝中熟睡的时候,他已经爬上了冰冷的驾驶室,按照试验标准依次进行发动机低温试验任务。

    有一次,试验车在零下4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抛锚,当时天已经黑了,车离基地还有50多公里,这么低的温度,时间越久对车辆和人员越不利。他一咬牙,穿着军大衣就钻到了车底,凭借多年的试验经验查找故障原因,以最快的速度调试、启动。当车启动了,队友们把他从车底下拖出来的时候,他的后背融化的雪已经结成了一层薄冰,双腿冻得失去知觉,在大伙儿的搀扶下才站了起来。

    专注于心,做技术创新的“拓荒”者

    2016年潍柴成功申报建设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可靠性测试与评价是实验室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特别是在特种试验上还有许多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为打好这场攻坚战,企业建立了汤海威首席技师工作室,负责发动机特种测量技术攻关。

    发动机特种测量中,活塞动态温度测量技术是难度最高的一项,需要从高速运转的活塞上安装测点,在高温、高压、极小间隙及复杂运动的机内工作环境中有效的测量和传输温度数据,这对任何专业人员都是极大的挑战。该技术一直都掌握在国外唯一一家研究机构手中,且收费高昂,往来试验繁琐。2016年夏,工作室团队正式针对此项技术立项攻关,一方面通过查询技术资料找到突破口,另一方面结合重型柴油机活塞运动特性,提出了有线和无线两种测试方式。

    在完成了有线测温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团队专攻无线测温技术。面对这个技术难题,汤海威带领团队从无线测温模块、信号收发装置、供电方式、信号线的焊接和封装布置等方面,成功的克服了多项困难。当精密的电路板、稳固的电池防护、灵活的转接装置共同形成的传输系统,释放出稳定的信号传输时,标志着无线测温技术的阶段性成功。

    经过汤海威不断试验改进,现在的活塞无线测温技术已经在活塞、气缸盖、喷油器、连杆轴承等关键热负荷件、关键摩擦副等位置实现了动态温度测量,可实现200小时内的测温数据可靠传输,测温精度达±1℃;可同时检测发动机内部32个点的实时温度,具备在400℃高温、20MPa高压气体环境和500g加速度的苛刻运行环境下稳定运行,解决了无线数据传输、狭小空间的布置和供电的世界难题,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活塞无线测温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阶段,在二十多种机型上实现了精准的动态温度测量,建立了宝贵的活塞动态温度数据库,对活塞的热负荷评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多个创新技术分别获得山东省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山东省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机械工业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等省、潍坊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凝心聚力,做青年技师的“领路”人

    团队成员的成长高于一切,汤海威深知团队对于技术创新、积累和传承的意义,他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青年员工,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他在工作之余喜欢和徒弟们探讨实验中的失败案例,通过剖析自己的失误经历让年轻人少走弯路。近三年,他带出的徒弟共有7名,现在个个是岗位能手和创新尖兵。

    他是发动机研究院聘任的岗位课程开发项目讲师,完成4类柴油机相关课程开发及教案18篇,至今在各种培训活动中授课120余学时,培训学员1400余人次,2018年被聘任为“潍柴大学首批特聘讲师”。

    在别人眼里,汤海威每一项创新工作都已经做到了很高的标准,但是在他看来,还远远不够。他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传承工匠精神,持续创新,是我工作的态度;高端制造、大国工匠,是我追求的目标。我将向着目标,不断挑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徐梅娟)



相关新闻
  • 潍坊新闻网微信

    潍坊新闻网微信

  • 潍坊新闻网微博

    潍坊新闻网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