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回顾了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瞻望了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回顾历史,在过去的90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谱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感天动地的壮美史诗;瞻望未来,在今后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庄严承诺:继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90年完成、推进的“三件大事”,彻底改写了中华民族百年迷茫与悲惨命运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深刻指出:9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便经受着世界其他民族从未有过的磨难和痛苦。为救我民族,兴我中华,无数优秀儿女进行了不屈的探索和寻觅,一次次寻觅、一次次抗争、一次次失败。不甘落后、不甘沉沦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比较、辩驳,把马克思主义旗帜高高举起,也就是在促使这一先进理论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有了前进的灯塔,中国人民有了正确的领路人。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以改天换地之气概,谱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最为壮美的诗篇。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经过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新的历史纪元;经过艰苦奋斗,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经过不懈探索,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这三件大事的完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所以,胡锦涛总书记骄傲地指出:“9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事实充分证明,历史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人民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9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三大成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折不回的求索精神与创新勇气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精辟地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对党的成就的一种全新概括,这一概括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愈加生动和具体。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把“社会主义”鲜明而清晰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以永不停顿的革命精神,带领中国人民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
可是,到底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到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切全靠我们自己来摸索。所以这个过程才显得那样艰难、那样曲折、那样险峻。“文化大革命”就是我们这个民族长达十年迷途不醒的重大挫折。
1978年中国前进的航程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历史再次追问:向哪里去?朝哪里迈?哪条道儿才是适合中国人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鲜明地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
告别了昨天,这个古老的国度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国的印记烙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最终形成了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成就”。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三大成就”的高度概括,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它既是我们党奋力开拓、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共同选择、努力拼搏的结果,更是中华民族通向未来、实现复兴的根本保障。
加强自身建设的“五个必须”,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清醒与历史自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深刻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三件大事”的完成,“三大成就”的取得,无不验证着这一结论的真理性。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更没有丝毫理由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因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既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又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所以,总书记在讲话中才强调:“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清醒,也向全党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成就代表过去,挑战则在未来。我们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做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五个必须”的要求,是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体路径的规划和设计,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历史自觉。严格遵循“五个必须”,中国共产党才不会被“四大危险”打败,才能够“更好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
引领中国发展的“四个要继续”,郑重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与勇敢担当
过去的岁月,我们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未来的征程,我们还要接续奋斗,再创辉煌。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继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这是全体人民的新期待,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但是,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这就更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砥砺勇气,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此,胡总书记提出: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四个要继续”将成为实现人民新期待,履行我们党庄严承诺的具体途径和根本保障。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道路拓展永无止境,为民服务永无止境。只要我们传承和发扬基本历史经验,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作者系中共潍坊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