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国栋雷鸣沈振江)高新区清池街道韩家侯孟村92岁的韩学仁老人躺在床上,望着坐在身边的高新区领导,脸上漾溢着幸福的笑容。尽管岁月的变迁让这个1949年6月入党、曾经的解放军战士逐渐老去,温暖的笑容和明亮的眼睛却不时闪现着以前生龙活虎的影子。他的嘴唇轻轻动着,只有陪伴了他大半辈子的老伴才能听清:“感谢党,感谢政府,让俺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俺很幸福……”老人的话,道出了高新区建国前农村老党员们共同的心声。
今年以来,高新区实施的建国前农村老党员关爱帮扶工程,将精心打造的“关爱套餐”送给众多老党员,使他们幸福倍增,其乐融融。
“于世华:男,家住新钢街道于家官庄村,身体健康,已入新农合……”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干部夏云打开“关爱档案”,全区所有建国前农村老党员的详细资料赫然在列。小夏高兴地说:“我们对这些老党员都进行了调查摸底,以便全面掌握情况,随时提供帮助。”
小夏告诉我们,区里对老党员实行“四必访”:“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遭遇灾祸必访,病逝必访。每月还为老党员发放5升花生油、10斤大米和10斤鸡蛋,老党员过生日时赠送贺卡和蛋糕。同时,认真落实上级关于老党员生活补贴定期发放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老党员生活补贴有序增长机制。对未享受离退休待遇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的农村老党员,在国家规定补贴标准的基础上每月再增加100元生活补贴。
“我们在建立关爱档案的基础上,还专门建立了老党员健康档案,以便及时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说起老党员的“关爱套餐”,小夏如数家珍,“区里每年由专业医护人员为老党员上门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通过分析检查结果,提出健康护理建议。同时把全体农村老党员纳入新农合、新农保覆盖范围,建立起了医疗救助长效保障机制。”
高新区组织部组织科科长李勇智向我们介绍道,“关爱套餐”的出台,是为了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要求,以更好地体现党工委对全区建国前农村老党员的关心关爱。区里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揽子的帮扶措施,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保证其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让农村老党员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在党和政府的关爱下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