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纪念建党9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七月的颂歌
对党永怀感恩之心
“党的电影”伴成长
他是名共产党员
中国因你而崛起
2011年7月1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的电影”伴成长
◎赵柒斤


  周日,某省卫视正在播放电视剧《冰山上的来客》,我想起幼时“独立”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同名的《冰山上的来客》。眼前立即浮现出一派极富民族风情的异域风光,耳边回响的是那首曲调优美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及阿米尔与吉兰丹姆那纯洁的爱情故事和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战胜分裂主义的场景。

  我更清楚地记得,当时父母与村里聊起这部电影时,总说:“这部党的电影拍得真好看!”后来才渐渐知道,老乡们总是亲切地把革命战争、民族团结和阶级斗争等红色电影称为“党的电影”。当然,我独立看电影的时候,已经没有反映阶级斗争的电影了。

  靠在父母怀里看的《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烈火中的永生》、《地道战》、《地雷战》、《敌后武工队》、《上甘岭》、《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的场景,现在虽然记不清楚了,但那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电影插曲和主题歌一经点拨,我却能哼上一段,这就是“党的电影”的独特魅力吧!

  按照老乡的叫法,现在重温幼时看过的许多“党的电影”,影片所表现的内容与主题早已不是我顾及的“重点”,因为转动那一卷卷发黄的旧胶片,对其经典的台词、对话及主要故事情节已烂熟于心。而所要领略、所要感受的就是那种早已逝去的氛围。《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那“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的豪言;《红色娘子军》中的“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的壮语;《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拒腐蚀,永不沾”的意志;《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八路军誓死不当俘虏”的气概;《青春之歌》中林红慷慨赴义的悲壮;《铁道游击队》中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胜利的歌谣”的旋律……相对我辈脆弱的生命,都如同空气与河流一般更为韧性和持久地存在。

  有人说,“感觉”是个很有意识的词,由于情感的介入,“觉”就会发生变化。那些“党的电影”就是这样,总能让人从苦中“感”到甜、从泪中“觉”出笑。因此,有人说过去拍摄的许多“党的电影”是精致美丽的香水瓶,紧紧掩蔽着幽魂般的芳香。无论是道具还是对白,真实是其生命长盛不衰的原因,情感是其自动传承的纽带。那些“党的电影”涉过急流和险滩,越过豪迈和辉煌,为回望插上翅膀:“党的电影”里每个镜头、每句对白、每段旋律都随时能从人们特别是我们父辈心灵深处涌滚出来、汇聚起来,可以再现一个时代的风云、幻化成青春的影像。

  以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为主的叙事类“老电影”,积淀了当代中国人的公共历史记忆,凝聚着中国人特有的红色情结和对党的感激之情。

  我想,在建党90周年之际,观看所有“党的电影”,孱弱的人会变得坚强、萎靡的人会变得昂扬、悲观的人会变得开朗,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祖国正在持续走向繁荣富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