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5版)1922年7月王尽美在《矿业工会淄博部开发起会志盛》一文中写道:“到会代表二三百人,旁听者堆满庭院,演说者痛快淋漓,鼓掌如雷,精神贯注始终如一。”他不禁赞扬道:“这真是中国劳动运动中之曙光啊,真是山东劳动界中空前之盛举啊。”随后,山东党组织领导的济南理发工人的抗捐斗争、胶济铁路“二八”大罢工、青岛日本纱厂工人罢工、济南鲁丰纱厂罢工等,风起云涌。
1922年9月,他被中央调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工作,赴山海关、秦皇岛,领导发动了山海关京丰铁路工人大罢工和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显示出他工人运动领袖的卓越风采。王尽美组织发动的这两场北国风暴,与毛泽东等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张国焘等领导的京汉铁路大罢工等,汇成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王尽美当年组织开展工人运动,领导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山海关铁工厂现在已发展成为大型现代企业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党委副书记田苗说,王尽美受党的派遣来到当时的山海关铁工厂,以学徒工作掩护,在工人中传播革命思想,组织领导工人运动整整6个月,他将工人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倾尽自己的全力去关心帮助;他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化作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让工友听在耳中,扎根在心里;他同工人一起,同甘苦共患难,并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走在前列;他才华横溢,文笔犀利,口才出众,极具吸引力和号召力,显示出了一位工人运动杰出领袖的超凡风采;他以极高的个人魅力赢得了社会各阶层的认可和赞同,赢得了广大工友的响应、支持和跟随。
1923年“二七惨案”发生后,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精神,王尽美从山海关回到山东,全面主持中共济南支部的工作。他与邓恩铭一起建立起青岛四方机车厂和胶济路总工会,领导四方机车厂和胶济路全线工人的罢工斗争,给中外反动派以沉重打击。
尽美精神永常青
王尽美长期地投入山东的工人运动,在北方地区领导组织工人运动,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工人运动,日夜奔波,呕心沥血,对工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在复杂的形势和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王尽美的身体受到严重损害,积劳成疾。他在山海关开展工人运动时,就染上肺病,但他为了革命事业仍抱病工作,一直战斗到最后一息。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在青岛不幸病逝。英年早逝,给我们留下无限遗憾。他是一大代表中最早为党献身的人。27年的人生历程是短暂的,可他创造的伟业是辉煌不朽的。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毛泽东多次记起这位昔日的战友。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道:“王尽美和邓恩铭都是山东支部的创始人。”1949年,毛泽东对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山东代表马保三深情地说:“革命胜利了,不能忘记老同志。你们山东要把王尽美、邓恩铭烈士的历史搞好,要收集他们的遗物。”1952年,毛泽东在山东视察时,又一次对山东分局的负责同志说:“你们山东有个王尽美,是个好同志。听说他母亲还活着,你们要养起来。”1969年,在党的九大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历数牺牲的一大代表时,第一个提到的名字就是王尽美。董必武同志1961年8月视察南方路过济南时,在列车上挥笔写下了《忆王尽美同志》的著名诗篇: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著名诗人臧克家生前曾作诗对王尽美深情赞颂和缅怀:党史开先卷/百代扬英名/暗夜仰北斗/巨手撞晨钟。
1992年7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诸城考察工作时,为王尽美纪念馆欣然题词:丹心常在,浩气永存。2009年7月,在中央有关部门联合组织的“双百”人物评选中王尽美被评选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在追寻王尽美光辉的人生轨迹中,我一直在思索着王尽美精神的核心内涵和当代价值。
王尽美的一生是短暂的,却是光辉的,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王尽美研究会会长石仲泉同志在纪念王尽美座谈会上,对王尽美精神,概括为四句话:信仰高于天,理想乃尽善,忠诚为人民,尽美献给党。他阐述说,一个是信仰高于天。他是有很崇高的信仰的,“尽善尽美要唯解放”嘛;理想乃尽善,这是他的追求,想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共产主义事业;忠诚为人民,他对劳苦大众是把他看作是至高至上的追求的目标,来献身的一个目标;最后一句话就是尽美献给党。因为他短暂的一生,最后留下的遗言都是对于党的事业的追求。可以说这是对王尽美精神内涵进行最新的理论概括。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教务长、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关海庭对此有深入研究。他说:“王尽美的革命活动十分丰富,同其他许多早期共产主义者一样,具有信仰坚定、意志坚强、舍生忘死等共同特点。此外,他还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第一,注重理论研究。第二,紧密联系群众。第三,忘我的奋斗精神。”
信仰、理想、忠诚、奉献、先进性、理论实践结合、密切联系群众,站在时代前列,这些关键词,构成了王尽美精神的丰富内涵。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同王尽美那时候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我们正面临着实现国家富强的艰巨任务,尽管与那时候面临的主题不一样,但是在王尽美身上反映出来的这些伟大精神,都是今天应该继续发扬光大的。这些精神,是我们宝贵的历史遗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应该成为我们的红色追求。
从王尽美故居出来,我们来到草木青青的乔有山。93年前,他就是在这里挥别家乡的。走出乡关,他纵身一跃,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了。为了一个坚定的信仰,呕心沥血,奔走呼唤,奋斗到最后一息。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第90级台阶上,回望王尽美,研究王尽美,我感受到一种灵魂的震撼,深深感到他的伟大和崇高。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他始终不渝、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