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王有志王喜进
王玮
高密市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正确处理好科学利用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助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今年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29.7亿元,同比增长29.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9.8亿元,同比增长32.8%;实现利税39亿元,其中利润2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9%和30.3%。
打好优质高效服务牌
高密市抓住建设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机遇,重点抓好高新技术、孚日光伏、豪迈装备、银鹰新材料等产业园建设,在全市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正迅速崛起。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高密市将今年确定为“重点项目建设攻坚年”,组织开展“项目落户百日集中行动”,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该市国土资源部门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大力推行行政公示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包靠、督查和问责制度,特别对大项目、好项目,坚持一事一议,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该市还建立起大中型工业企业用地情况数据库,详实记录企业的位置、用地面积、发展潜力等信息,有针对性地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办实事。
把好项目建设准入关
在项目的落户建设上,高密市不断提高新项目准入门槛,并对新项目进行精挑细选,优先向保民生促就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倾斜。目前,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20多亿元。该市国土资源部门在项目的容积率、投资强度等规划指标上一律实施最高限额,达不到要求的不予供地;对选址不合理、不符合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达不到土地投资强度等要求的建设项目,及时采取更换选址、核减用地规模和重新确定用地四至范围等措施进行调整;对违反出让合同约定、逾期不开发建设、土地利用率不高的土地,通过收回、收购、置换等方式予以处置,有效遏制了土地浪费和低效重复利用现象。
走好盘活存量资源三步棋
高密市以盘活低效利用资源和闲置厂房为目的,按照“集中、集控、集约”的原则,坚持严控、积聚、优化、嫁接、拓展“十字方针”,对破产企业占地、工矿企业废弃地等低效利用资源实行“绿、黄、红”三级管理,让沉寂的资源重新焕发出生机。
对发展前景好、效益高、资源利用率高的企业实行“绿色”保护,予以鼓励和扶持;对资源利用效益低下的企业实行“黄牌”警示,督促采取措施利用或转租使用;对长期停产、资源或厂房闲置半年以上的企业实行“红牌”叫停,采取兼并、联合、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整合提升,为效益好、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留足发展空间。
良好的发展态势,使该市有更多的财力惠及民生。全市建立完善了教育、文化、卫生“三大体系”,构筑起养老、就业、保险、救助“四道保障线”,群众的幸福指数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