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成波郭小林)在奎文区东关街道大街小巷,今年投资18万元新购买的LED民生直通车,与社区9辆小民生直通车组建的民生直通车队,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需要向社会公开的内容,全部向社区居民公开。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一窗”即丰富街道社区网站、“一栏”即完善党务公开栏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将街道信息公开内容发布到辖区内的每一个角落。在实施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中,奎文区创新载体,活化方式,不断推进党务公开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有力地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明确公开内容“实”。该区按照“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要最大限度地公开”的原则,扎扎实实地推行党务公开。在公开内容上立足于党建工作和党内事务,注重公开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关政策决定和工作部署以及群众反映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落实情况,做到相关政策、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公开透明。同时,结合“包居联万户、惠民促和谐”活动的开展,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民情、收集民意,使公开的具体内容更加贴近基层实际,符合党员群众的意愿。
创新公开形式“活”。根据党务公开规范、实用、明了、方便的需要,拓展党务公开的载体形式。对相对固定的事项,通过党务公开栏进行常规公开;对于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大部署、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党员等,采取召开党员会议、群众代表大会等形式进行专项公开;对需要即时公布的方针政策、重要事项等,通过奎文公众信息网、奎文民生在线等网站及信息、简报等多种形式同时公开,方便党员群众的查询和监督。
规范公开程序“严”。严把“提出、审核、公开、反馈”四个环节,确保党务公开工作规范运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切实严格报审公开程序;推行重大事项事先公开初步方案,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反复酝酿充分论证后正式公开的方式,增强公开程序的严密性;采取设置意见箱、设立接待室、开通咨询电话、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收集、整理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建立完善反馈程序,确保公开程序规范合理。
把握公开时限“快”。坚持党务公开的经常性、动态性和时效性,努力使公开的时间与内容相适应。对于党的有关政策规定、工作程序、党组织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党组织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等内容实行固定公开;对于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常规性工作实行定期公开;对于一些临时性、动态性的工作,随时予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