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韩立新)近日记者从市环卫部门采访获悉,为加强村镇环境卫生管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我市村镇居民生活垃圾将纳入城市环卫管理体系,我市要求到今年底,各县(市、区)都要建成一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转运站)。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路水电气医学”等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观,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但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依然突出,街道无人清扫,垃圾乱扔乱倒。目前,我市有乡镇(街道)125个,行政村8496个,农村日产生活垃圾约3000吨,但是,无害化处理率还不到15%。再者,与城市垃圾相比,村镇垃圾分布更散乱、收集更困难。为改善这一状况,我市要求各县市区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县(市、区)处理”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垃圾运输车辆,合理设置村庄垃圾收集点,添置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尽快形成比较完善的城乡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体系。到2011年底,各县(市、区)都要建成一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若完不成,相关工作将被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