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建强通讯员王刚王晓东
“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火车站广场通行路线调整,从和平路进、向阳路出;出租车和私家车都可以按照规定进出火车站……”5月份以来,广大市民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了解到火车站广场通行路线调整的信息,不少人也亲身感受到了周边交通秩序明显好转,私家车可以随意进出,而且也没有了以前的拥挤和堵车现象。
与文明同行,让平安相伴。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市公安局对“两城同创”工作高度重视,认真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创城”文明平安之风延伸到市区的各个角落。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1200余起,摸排重点人员3081人;清理出租房屋2.6万余处,整治重点场所3700多处,清理登记流动人口1.5万余名,排查高危人员4513人―――这是“两城同创”以来市公安局在社会治安方面所做的工作,枯燥的数字背后是公安民警付出的无数心血和汗水。
市公安局把“两城同创”工作与建设“平安潍坊”、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打防并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强力推进各项治安防控措施,组织开展高密度安全大检查活动,毫不放松地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危爆物品管理和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治安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排查整治,清除了一批治安隐患。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公安民警包靠我们学校,每到上学、放学及重大活动,民警都赶到学校巡逻值班,周边治安秩序有了很大改善,师生安心家长放心,全社会都拍手称赞!”对于市公安局开展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潍城区实验小学校长滕欣云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为了给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市公安局在创新社会管理、构建防范体系上狠下工夫。严厉打击涉校涉生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力度,全面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深化社区安全防范工作,先后开展了严密社区治安防控网、“技防村镇”标准化建设、实施社区安全防范等级化管理制度等多项措施,将社区警务工作纳入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布局。加强社会面治安管控,深入实施三级巡控机制,全市固定巡控警力1200余名,实行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治安巡逻。
大力提升交通安全管理
记者在胜利街与北海路交叉路口采访时,正遇到奎文区交警对几名逆向行驶者进行劝导。“非机动车逆向行驶、行人横穿马路最难管,而且经常有不被理解的情况,甚至有些行人出口骂人,只要大家能提升交通意识,挨些骂也值!”五中队队长慈学刚道出了交警的苦衷。
交通秩序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为了优化城市交通秩序和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交警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对城区现有道路交通信号灯统一调整为先直行后左转,在交通流量大的城区路口施划左转、直行待行区,优化调配交通诱导、路口监控、信号自动配时等科技设施建设,大大缓解了路口交通压力。提高路面交通秩序管理力度,强化路面管控,严查严纠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突出抓好路口、主干道、商业大街、汽车站和学校周边重点部位的文明交通管理工作,重点加强对行人攀越护栏、不走人行横道,机动车逆向行驶、闯灯越线以及机动车乱停乱放等各类违法行为的整治。同时,组织交通志愿者和社会力量参与交通秩序管理,劝阻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真正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