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城建
 
标题导航
陈铭礼同志逝世
拍卖公告
1至5月我市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文明义诊实惠居民
“逢雨必瘫”拷问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滨海全力推进“三区”建设
大爱写忠诚
我市今年保障房申请门槛降低
1.6亿尾中国对虾放流莱州湾
我市部署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2011年6月22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逢雨必瘫”拷问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俞俭


  一场强降雨致使武汉三镇渍涝严重的场景,实则是当前诸多城市“逢雨必涝、逢雨必瘫”境况的一个缩影。在问题不断凸显引起诸多疑问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者需要认真反思和警醒。

  雨水本是正常天象,可怕的是城市开发建设“急功近利”和“盲目扩张”阻挡了雨水的去路。近年来,城市大拆大建,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留有的自然空地少,对雨水吞吐不及,消化不良。

  很多城市建设规划中“重地表,轻地下”的弊病在暴雨中暴露无遗。高楼林立、光鲜亮丽的城市地上建设无疑让“繁荣”和“政绩”一览无余,能引起更多关注。而排水管网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隐蔽工程却很难让有关部门用心。相当多城市的地下排水管道口径小,管道老化,形成严重的“肠梗阻”,暴雨来时必然会让城市窘态百出,狼狈不堪。

  暴雨应急机制、组织能力还存在“软肋”。尽管暴雨预报、预警机制都已建立,应急预案也都已制定,但往往停留在城市管理者手中,广大市民还知之不详,遇到紧急情况只能被动应对。

  150多年前,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句名言至今仍对我们有现实的意义。巴黎、伦敦等城市地下排水系统是高效的“地下公共廊道”,赣州建于宋代的城市排水系统能使城市千年不涝,都值得借鉴。如果城市建设管理者不能从教训中获得认识,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和应急机制,就很难真正实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