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服务地方特色兴校以质图强再铸辉煌
2011年6月21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地方特色兴校以质图强再铸辉煌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揭牌庆典隆重举行特约记者张春梅梁娜通讯员郇延民孟凡帅


  6月17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彩旗招展、花团锦簇,伴随欢快的音乐,整个校园洋溢在热烈喜庆的气氛之中。上午10时18分,学院揭牌庆典在体育场隆重举行。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原副司长、国家督学李仁和,山东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邢善萍,省教育厅副厅长徐曙光,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明珂,潍坊市副市长王桂英,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邢顺峰,青州市市委书记孙忠礼,青州市市长韩幸福,卡特彼勒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博恩,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瑞阳,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肖明胜等出席了庆典仪式。省市直有关部门、省内外兄弟院校、社会各界、校友、退休老同志、教职工和学生共计5000余人参加了盛典。庆典仪式由该院党委书记李瑞阳主持。仪式上,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邢顺峰宣读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的批复》。

  李仁和在揭牌庆典上致辞。他首先代表教育部向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学院建院以来,学院历届领导班子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广大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努力拼搏,在困难中前进,在曲折中成长,学院逐步发展壮大。他表示,教育部正式批准学院改制为普通高等专科院校,这是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意味着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将肩负起更重要的历史使命,按照国家的需要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深刻变革,继续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学院的办学优势和特色。他衷心祝愿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在山东省委、省政府,潍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下,再铸新的辉煌。

  徐曙光在致辞中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对学院的办学发展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学院沐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创造了辉煌的教育业绩。他希望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社会各界,要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的发展,为学院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迎来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王桂英代表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人民政府向全院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她说,学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实现了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成为潍坊市重要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师训干训基地,为潍坊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韩幸福、白博恩、校友代表魏仕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波分别在庆典上致辞。

  肖明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全院师生员工向莅临庆典的各位领导、来宾、校友及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学院积极适应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形势,紧紧抓住山东省实施“蓝黄”战略的重要机遇,明确目标,科学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南北两个校区、千亩校园、万人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他表示,学院以转制改建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的奋斗目标。为此,我们更加突出了教学的中心地位,狠抓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舍的改建扩建、校园绿化等工作。深化了教学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尤其加强了校企和校地合作。他强调,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齐心协力、开拓进取。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秉承“做精做实,创业创造”的校训精神,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辛勤工作,努力把学院办成“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实训条件好、文化底蕴深”的独具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

  最后,伴随着全场热烈的掌声,礼花满天,鞭炮、锣鼓齐鸣,相关领导共同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揭牌。

  据悉,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是2010年3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潍坊教育学院转制而成。该学院起源于1881年英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培真书院,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办学历史。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潍坊教育学院以来,已拥有34年的专科层次办学经验,是山东省政府1998年批准举办高职教育的首批试点院校之一。目前学院已成功实现了由师范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型,形成了以工程类和工程经济类专业为主的发展格局。学院占地面积1201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图书(纸质)66.3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多种,创办有国家统一刊号的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潍坊教育学院学报》。建有110多个校外实训、就业基地。拥有1个国家级专业实训基地,10门省级精品(特色)课程,5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4项省级教学成果,拥有的省级以上办学品牌数量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了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由教学名师、教学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青年教学能手为代表的骨干教师梯队,学院专任教师中教授11人,副教授53人,硕士93人,双师型教师达到了70%以上。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5人获得曾宪梓教师奖。今年计划引进博士后1名,博士5名,硕士11名,双师型人才10名,同时,还聘请了知名高校、科研单位及企业的100余名知名学者和技术骨干为学院兼职教授。现开设29个高职专业,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一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专科在校生7000余人。学院以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先后被授予“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和成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山东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科教兴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0年以来,学院以转制改建为契机,确定了要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的奋斗目标,通过不断提升人才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注重以改革引领教学,以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陈出新。

  “打造环渤海地区规模最大的职教园区和蓝色高端产业科教创新基地”是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任务目标的达成必须有超前思维和国际化视野。为此,学院积极开展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合作办学建国际化专业,以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数量有了较快增加,校企合作层次更是有明显提升。实现了与世界五百强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江淮汽车有限公司、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魏仕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福田雷沃机械有限公司、华龙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与山东亚泰机械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潍坊科技工程学校,探讨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该院校企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现了从软合作向硬合作、从单向合作向双向合作、从短期合作向长期合作等“三个转变”。创新了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上不断取得创新成果。

  (1)优势互补、双向嵌入式专业建设模式取得新突破。学院围绕新型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在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快与卡特彼勒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校企共建专业建设。校企共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开始“订单式”招生;以山工工程师、学院专业教师、卡特彼勒大学专家“三结合”方式校企共建教学团队;以企业命名的“山工机电工程学院”2009年正式挂牌;卡特公司提供的首批3.5万美元专业奖学金已发放;双方合作组建的三个“山工班”按照“订单式招生,双向选择式组班,定向专业化培养”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卡特山工企业课程”学习,现已全部在卡特山工及其全国的分公司上岗就业。另外,在装备制造等领域,校企合作组建了181名学生组成的“江淮汽车订单班”,与江淮汽车等工程机械类技术人员培养合作,进一步丰富了校企合作办学层次。校企共建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被省教育厅评审为省级特色专业。

  (2)工学结合、职工培训学生实训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获得新进展。外商投资1500万元建成“山工SEM培训中心”,是卡特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培训中心,合作开展山工员工、卡特代理商与供应商及学院相关专业学生SWE、装配、焊接、机械加工、安全、质量和创造力七个工程技术模块培训。利用企业现有职工培训基地,利用企业生产现场和全球工程机械领域领先的设备与技术,把技能训练中心建成集学生实习实训与职工培训为一体的新型实训基地,配备专业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将实训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做到车间与教室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实现由单一的学生实习实训向联合开发技术、产品发展,积极探索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新途径。学院还实践探索校企结合的高职特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实施实践实训教学企业化管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逐步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教务处、卡特山工机电学院、卡特山工培训部“三合一”校企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

  学院先后实施了以“创建优质课堂”为切入点的课堂教学改革,以产学结合、工学交替为侧重点的实践教学改革和以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及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职业竞争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中成绩斐然。先后在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首届计算机技术技能大赛、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等奖项。开展了以创建“优质课堂”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实践实训模式改革、教学质量监督评估体系改革,形成了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堂与岗位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推行多证书制,学生毕业时持有毕业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等级证、职业资格等级证、驾驶证等证书,充分满足了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要让更多的社会精英去创造财富报答社会”、“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始终把学生的成才、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将毕业生作为学院努力打造的终极品牌。在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一直坚持以生为本,提出了情系学生的“一个过硬”、“五个特别”和“发展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树立起真心实意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理念,强化“学生为本、服务为先”的教育理念,实行毕业生就业“一站式”服务,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服务,推行毕业生就业“推荐”服务,提供毕业生自主创业“帮扶制”服务。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个性化服务,满腔热情地帮助其成为高技能人才,让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满意。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达成共识:以就业为中心,根据就业需求来决定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以就业为目的,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来决定专业的开设和课程的设置;以就业为主导,围绕就业办教学,围绕就业搞管理,围绕就业做服务;就业为标准,根据就业率来考核办学的成败和个人工作绩效的大小,完善了就业奖惩机制。学院还大力推行“一年级见习、二年级短期实习、三年级顶岗实习”的“三段式”实践实训新模式,按照“不仅培养高级打工仔,而且培养老板;不仅培养技术能力,而且培养经营管理能力;不仅重视以教师为主讲授的课程,而且重视以学生为主操作的课程”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校内实践实训的课程资源,创建了新的校内实践实训模式。先后成立了宇丰模拟食品公司、实验超市、艺术设计公司等多个校内模拟实训公司,实行教学与经营实践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由专业老师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上述措施使得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强,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层次、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一次签约率一直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近五年毕业生平均一次就业率为95.55%。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列省人事厅公布的全省高校专科(高职)第7位、第9位和第11位,是连续两年居全省前10位的四所高校之一。招生方面,2010年招生计划2000人,实际录取报到2072人,连续三年一志愿录取分数线居全市专科院校之首。学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他们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综合能力强、岗位适应快、职业素质高,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在不同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各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评价较高,综合评价称职率为96%以上。骄人的成绩见证了学院在全力打造毕业生品牌中所做的努力。

  改革与发展任重而道远。学院全体师生正以团结向上、勇创一流的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往开来,再展宏图,为创建“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实训条件好、文化底蕴深”的名牌高职院校而不懈努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