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晓东
特约记者郭立业王伟利
十几年来,他带领党员干部“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俯首甘为孺子牛;十几年来,他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甘当社区居民的“服务员”;十几年来,他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满腔热情为群众谋福利,做群众的“贴心人”。他就是潍城区北关街道北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景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身为社区党委书记的陈景平,深知责任重大。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担任北关村(社区前身)主要负责人以来,无论是在村委会主任、村支书还是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的岗位上,陈景平一直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造福村里父老乡亲上,昔日当村办预制厂厂长的经历,让他在经济发展上不仅看得准,而且想得远。针对辖区内交通比较发达、消费群体比较集中的实际,陈景平确定了“沿街建市、以市带商、以市活商”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旧村改造政策,加快商贸服务设施建设,走以商贸服务业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万家福超市、新纪元建材市场、中百佳乐家超市……一个又一个大型现代化商贸网点和专业市场在几年内相继拔地而起,让昔日的村庄变成了人流、物流密集的繁华闹市。
“发展初期虽然缺少资金,但我们坚持不卖地,因为村里土地有限,卖地好比是杀鸡取卵。我们决定在黄金地段开发建设商业楼宇,用BOT的模式发展商贸服务业。”陈景平说,“现在看,当初这个决策是正确的。我们留住了土地,也就留住了集体经济的根本和基础”。目前,社区自筹资金开发建设的一处高标准陶瓷专业市场,主体建筑已经完工,即将投入运营,这标志着社区集体资产增值和商贸服务业繁荣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陈景平在致力于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自2003年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以来,社区已新建居民楼21栋,60%的居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还有一批新的楼房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在不久的将来,社区居民都将住上新楼房。如今,社区退休居民每月都领到460元退休金,春节、中秋节等重大传统节日,每个社区居民还有丰厚的福利物品。社区建起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增设了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社会救助等10个便民窗口,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等热点难点问题,不出社区就能解决。对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实际问题,陈景平都是“有求必应、有难必帮”。社区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陈景平说:“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稳则城市稳,让社区居民安居乐业是我们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党的政策需要我们去落实,党和政府的温暖需要我们去传送,我个人只是努力尽我所能做了应该做的。老少爷们儿不骂我,说一句肯定的话我就很满足了。”
今日的北关社区,已与现代城市有机地融为一体,到处只见楼宇林立,商贸繁荣,绿树繁花,街巷畅洁,老人们怡然自得,孩子们欢歌笑语,文明和谐的新风扑面而来。近年来,北关社区先后荣获了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市级文明和谐社区、全市党建工作示范社区等众多荣誉称号,今年七一前夕社区党委被推选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陈景平本人先后当选为省人大代表、省劳模,并获得市、区多项荣誉称号。